宿祁阳题县驿

垂垂白发老相催,末路崎岖毂又推。
万里备更霜雪苦,十年重入瘴乡来。
休思往事骖鸾去,恍类前身化鹤回。
行尽潇湘春林脉脉,故人惟有道边梅。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一橐萧然五鬼随,竟缘名盛与文奇。可曾天下无麟凤,何必山中有虎罴。

蜂虿尾犹如许毒,蜘蛛腹得几多丝。圣贤不校吾家法,车及蒲骚岂足师。

清禁已无莲炬分,名山尚欠草鞋缘。
贺公未是真知己,却唤诗仙作谪仙。
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两岸严风吹玉树,
一滩明月晒银砂。因寻野渡严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
去去不知归路远,棹声烟里独呕哑。
记得初骑竹马年,送师来往御沟边。荆榛已失当时路,
槐柳全无旧日烟。远自嵇山已楚泽,又从庐岳去闽川。
新春阙下应相见,红杏花中觅酒仙。
南国风波远,东门冠盖回。
多情是明月,相逐过江来。
圣主欲东封,怜君四护戎。
乡心经霸岸,诗思省豳风。
旧业今成旅,朱颜已变翁。
忘怀一杯酒,闲夜与谁同。

别后数征邮。应到扬州。相思一日似三秋。恼煞雁行天上字,字字离愁。

回首忆春游。花底句留。三分春又一分休。屈指海棠开日近,不见归舟。

几年块处断足音,日咏楚歌常林。
朋知久矣张邴我,矻矻抱瓮如汉阴。
末路面颜殊自笑,故人情义无深。
桑榆可收倚君重,表表玉立行班心。

畴昔衣冠士,同游若云烂。欢宴未及终,存亡在转盼。

亡者长沉埋,存者各飘散。俯仰天地间,念之一惋叹。

出门送我友,言返故乡县。登高望古疆,河卫浩以漫。

山川白日冥,匹鸟鸣相乱。怆恻怀征途,令我肠中断。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间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欢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自有达尊三,交接情方启;寻常通名刺,称谓存典礼。

等级肃森森,风俗淳济济;陋矣轻薄子,观天坐井底。

矜其富贵容,几同漫刺祢;时或谒尊者,傲然相兄弟。

不闻鄘之诗,相鼠犹有体。

睡起重持金曲卮,要凭芳酒缓离思。醉魂屡作还山梦,吟兴多因寄友诗。

千里波光风定后,一楼山色雨晴时。碧云望断佳人远,投树栖鸦已满枝。

糯丸饷耗岁初添,谩道三时似夏炎。北路雪霜南路雾,新棉换却旧纨缣。

倚朱檐,渐垂缨似豆,莺嘴正偷含。珠唾脂匀,珊悬网碎,深夜圆映冰蟾。

倩纤指、楼阴细摘,误惊认、红染玉葱尖。檀口香销,青衣梦杳,歌老何戡。

因念长安人远,伴飞花清宴,瘦笋同拈。路熟斜街,盘分紫禁,何日遥寄筠篮。

料还记、鲥鱼乍上,数乡味、低唱望江南。只怕流光易去,兜剩春衫。

掌武当朝独老成,运筹分阃厌勋名。旌旄载偃琼台路,符竹新抛铁瓮城。

近塞尚虞秋马健,空山底恤晓猿惊。更须重拟平戎去,欲赞公休似不情。

这汉从来没缝罅,五十六年成话霸。
今朝死去见阎王,剑树刀山得人怕。
岩头婆子铁肝心,击碎乾坤觅赏音。
眨上眉毛如下荐,岳阳恶浪转增深。

盘盘山中路,巧作螺纹旋。将东反向西,似帆随湘转。

上坡若挽船,蹭蹬疲驴战。下坡如放溜,坦迤势趁便。

壁立黄土堆,突兀已厌见。不定岭云姿,无名野花茜。

晋地何寥阔,马蹄踏将遍。

休沐炎蒸思不禁,江楼向夕足幽寻。露华向靳金茎下,熇气偏从白屋侵。

思凿井冰沾道暍,谩挥毫雪傍栏吟。月明川上观流水,爱尔澄然物外心。

履险曾传虎尾滩,沙泥浊涌水奔湍。黄河亦有澄清日,真比包公一笑难。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