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小说、戏剧中的人物,生于河北博陵,最早出现于唐代元稹的小说《莺莺传》,《莺莺传》描写的是张生对崔氏始乱终弃的故事,文章的最后说“崔氏小名莺莺”,元稹的《莺莺传》为后代西厢故事之祖,金代董解元在《莺莺传》基础上作《西厢记诸宫调》,把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的事改编成张崔二人自由恋爱的故事,元代王实甫又在《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作杂剧《西厢记》,王实甫的《西厢记》文词优美,人物形象塑造生动,遂使西厢故事广为流传,作为主角的崔莺莺也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心爱松风清,梦入松风好。流烟卷雾出重霄,满天空翠如堪扫。
海色群飞似碧纹,峰云片落如纤缟。吾将攀百尺之长条,蹑苍茫之远昊。
中逢羽客话蓬壶,偶值青童依渌岛。仙乐聚鸣,绮琴独抱。
高山峨峨,流水浩浩。上有花开花落之窈岑,下有春去春留之瑶草。
鸾歌凤舞共参差,岩呼谷应互倾倒。俄魂动而神摇,漫幽寻而嘿讨。
但闻馀音绕梁,起视窗日犹早。吾将今王子之缑笙罢吹,皇娥之梓瑟休考。
吟飘和兮自调刁,南方来兮却愠恼。君不见黄石已去赤松游,商山飒飒馀诸皓。
冬亦不能为之凋,春亦不能为之老。安能从风从雨泰山道,使我侧听心如捣。
野水断桥下山路,东风自来僧自去。四望无人不知处,笑倚寒皋问枯树。
枯树欲枯枯不能,化作前溪一段冰。相逢无语秘香色,骨格神仙心老僧。
老僧踏花如踏雪,老僧见花如见月。此时欲辩两忘言,仰首高天搔白发。
篱边芍药晚妆红,色映蔷薇醉靥同。一径绿阴凉燠半,数声啼鸟雨晴中。
山居君得幽人趣,野眺予无隐士风。幸步后尘来胜地,名花共赏话墙东。
力战诚孤注,兵机有万端。遗民翻涕泪,百胜转艰难。
日落江潮白,城空夏木寒。向来论进取,不独守凋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