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安国简公院(一作安国寺静居法师故院)

雨后清凉境,因还欲不回。井甘桐有露,竹迸地多苔。
幡映宫墙动,香从御苑来。青龙旧经疏,寥落有谁开。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猜你喜欢
谁谓江山阻,心亲梦想偏。容辉常在目,离别任经年。
郡国通流水,云霞共远天。行春莺几啭,迟客月频圆。
雁有归乡羽,人无访戴船。愿征黄霸入,相见玉阶前。
庭柏不受寒,依然照人绿。
雾收晨光发,可玩不可掬。
道人方出定,不复辨羊鹿。
微云度遥天,一笑立於独。
嗟予晚闻道,学看传灯录。
三生蠹书鱼,万卷今可束。
毂虽已破碎,犹欲大其幅。
是身堪底用,况乃五斗粟。
自从识师面,日月几转毂。
受师炉中烟,无处著荣辱。
周妻与何肉,恨我未免俗。
从今谢百事,请作龟头缩。
却笑长沙传,区区问淹速。
聊将非舌言,往和无谱曲。
浮舟压芳草,容裔逐江春。远避看书吏,行当入幕宾。
夜潮冲老树,晓雨破轻蘋.鸳鹭多伤别,栾家德在人。
暮霞霁雨,小莲出水红妆靓。风定。看步袜江妃照明镜。飞萤度暗草,秉烛游花径。人静。携艳质、追凉就槐影。
金环皓腕,雪藕清泉莹。谁念省。满身香、犹是旧荀令。见说胡姬,酒垆寂静。烟锁漠漠,藻池苔井。

拔山盖世重瞳目。眼底无秦鹿。阴陵一夜楚歌声。独有美人骏马伴平生。

感王意气为王死。名字留青史。笑他亭长太英雄。解令辟阳左相监宫中。

昔年吏部谪韶州,曾向宣溪泊暮舟。多少烟波愁不尽,一时留与后人愁。

野老生涯足自宽,坐来秋草日凋残。雨中落果童先觉,灯下鸣螀妇起叹。

涧水恰供粳稻熟,松风偏与缚茅寒。蘧庐信宿犹余事,得句频来石上刊。

攲斜态亦自然佳,晕脸初匀镜槛排。看未回身春已熟,斑骓谁踏洛阳街。

仙宫细草弄柔纤,风日无情昼夜添。生事自便犹酝藉,食贫何愧但齑盐。

世情扰扰徒拘缀,天道冥冥互冻炎。孔墨再生容改辙,席须微煖突微黔。

红蓼滩头系钓舟,故人不见几生愁。月明洞口鹤初转,风静江心水自流。

南国文场悲往屈,武宗实录忆同脩。金陵夜半平南话,怎得青春再壮游。

忆我丙戌年,春风三月时。驻马樊仲国,渡江恣盘嬉。

背载双葫芦,笑杀襄阳儿。兴到即野饮,菜花迷大堤。

寻碑万山顶,访古习郁池。晓探鹿门去,晚度檀溪归。

落日三板船,快泻青琉璃。苍苍渔梁渡,馀映依山陂。

同袍两三人,今或宰木累。当年仲宣楼,为我作生期。

城头一挥笔,顷刻千字诗。瓠落秖无用,成就苍髯髭。

风雪满天地,江山寂如遗。残檠照颜色,小火不上衣。

岂独□倦意,伤怀空自知。

仙酪谁誇有太玄,汉家挏马亦空传。香来乳面人如醉,力尽皮囊味始全。

千尺银驼开晓宴,一杯璚露洒秋天。山中唤起陶弘景,轰饮高歌敕勒川。

病起寻游强杖藜,琳宫寂寂枕回溪。
繁花向日俱宜笑,幽鸟逢春各异啼。
云满客衣庭树合,气薰山酌芷兰齐。
郊行亦有桃源在,明日重来路不迷。

伏枕难禁万斛愁,无端已是一年秋。悠悠行路谁知己,落落吾心与道谋。

壮志未将酬马革,穷途空遣剩貂裘。何时献赋金门里,一醉高阳旧酒楼。

青海传闻画角哀,屯田充国又登台。不教神笔驱鲸鳄,已分穷边老骥騋。

李牧防秋坚壁早,祭遵行部雅歌才。祁连九月应飞雪,惆怅西风日几回。

梧桐响雨,忆空江寒浪,渔舟冲雪。横卧云峰千叠嶂,风旆槽香新压。网跃银刀,纶收钩线,倚棹清歌发。征鸿嘹亮,助予闲奏音节。天上桂子阴成,月中香旧,几度人间别。玉斧匣中常夜吼,可惜光阴虚设。唤下云梯,直攀金户,打透重门铁。姮娥念旧,料应重许人折。

潮入孤村灌小池,新泉正好濯缨时。隔溪应有人来往,五月年年折荔枝。

乌驳马入承天门,煤山山亭忍复云。巩府焚先山府焚,乃独未毁玉篆文。

帝姬去年悲已薨,家无藏甲犹守城。汇旁黄绳子女系,毋污贼手此帝甥。

两字岂知早刻印,甥兮甥兮国俱殉。藩封恨不二王曾,巷战嗟难二卿仅。

巩固实惟巩永固,省文缪篆美无度。人之不亡帝左右,玉之不变神呵护。

一双中有暗泪流,华池丰屋春暂留。主印乐安应并匣,几时南去在扬州。

顿作无家客,偏为间道行。艰难脱贼手,辛苦出危城。

破甑悲身世,虚舟任死生。凄凉《穷鸟赋》,弓影莫频惊。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特、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寞无继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