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金陵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凉风习习,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
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垂落的露珠仿佛从月中滴出。
月下沉思久久不归,思念古人,感叹如今能与古人相通的人真是太稀少了。
当我真正领略到“澄江净如练”的优美景色时,我想起了南朝著名诗人谢玄晖。
注释
吴越:杨齐贤注“越州会稽郡,勾践所都。苏州吴郡,阖闾所都。今浙东西之地皆吴越也。”即今江、浙一符。
白露垂珠:江淹《别赋》中“秋露如珠。”此化用其意。
澄江净如练:《文选》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此径引其后句,而改动一字。
谢玄晖:即谢脁,其字玄晖。

鉴赏

  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楼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见《舆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长江,皆陈其足下,为观景的胜地。这首诗,李白写自己夜登城西楼所见所感。

  全诗一二两句叙写登楼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气氛。夜深人寂,金陵城下西风乍起,诗人独上西城,举目四望,只见整个吴越原野全都被如水的月光笼罩了,呈现出一片朦胧的景色。这两句起笔平稳,境界阔大,虽未言情,而墨浓情深,从而为以下所抒发的思古幽情,蓄足了力量。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十四个字,把秋月下临江古城特殊的夜景,描绘得非常逼真传神。两个“白”字,在色彩上分外渲染出月光之皎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空”字,在气氛上又令人感到古城之夜特别静寂。“摇”、“滴”两个动词用得尤其神奇。城是不会“摇”的,但“凉风发”,水摇,影摇,仿佛城也摇荡起来;月亮是不会“滴”露珠的,但“独上高楼”,凝神仰望秋月皎洁如洗,好像露珠是从月亮上滴下似的。“滴”与“摇”,使整个静止的画面飞动起来,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诸多景物,一齐情态毕露,异趣横生。这样的描写,不仅反映出浪漫主义诗人想象的奇特,也充分显示出他对大自然敏锐的感觉和细致的观察力,故能捕捉住客观景物的主要特征,“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原来他是在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一个“稀”字,吐露了诗人一生怀才不遇、愤世疾俗的苦闷心情。“古来”、“眼中”,又是诗人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意思是说,不仅是他眼前知音稀少,自古以来有才华、有抱负的人当时也都是如此。知音者“眼中”既然“稀”,诗人很自然怀念起他所敬慕的历史人物。这里“眼中”二字对最后一联,在结构上又起了“金针暗度”的作用,暗示底下将要写的内容。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李白一生对谢朓十分敬慕,这是因为谢朓的诗风清新秀逸,他的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用李白的话说,就叫作“今古一相接”(见《谢公亭》)。谢朓在被排挤出京离开金陵时,曾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篇,描写金陵壮美的景色和抒发去国怀乡之愁。“澄江静如练”就是此诗中的一句,他把清澈的江水比喻成洁白的丝绸。李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朓当年晚登三山,境遇同样不幸,心情同样苦闷,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当年谢朓笔下的江景,想到谢朓写《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心情,于是发出会心的赞叹:“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意思是说:谢朓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这样的好诗,令李白深深地怀念他。这两句,话中有“话”,其“潜台词”是:李白与谢朓精神“相接”,谢朓的诗李白能理解;此时李白写此诗,与谢朓当年心情相同,可是已经没有人能“解道”,能“长忆”了。可见李白“长忆”谢朓,乃是感慨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这正是此诗的命意,在结处含蓄地点出,与开头的“独上”相呼应,蕴含了“月下沉吟”的诗人无比的寂寞和忧愁。

  这首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脁的钦佩。首尾之间的联系,关键就在于诗人眼前的明丽景色正恰如谢脁诗清新秀丽的风格特点。谢脁的山水诗虽然缺乏充实的社会内容,但对于祖国东南一带秀丽风景的描摹却是异常细腻、精确和生动的。诸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这些诗句精工明丽、清新自然。由此能体会谢脁山水诗的风格即有如“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明”的明媚。处于这种环境之中,也就自然联想起当年谢脁描写金陵景色的名句。这正是此诗含蕴精微的所在。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诗人初至金陵时。金陵城西楼即“孙楚楼”,因西晋诗人孙楚曾来此登高吟咏而得名。《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李白酒楼”条下引有此诗,当即城西孙楚酒楼。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凌云羽翮掞天才,扬历中枢与外台。相印昔辞东阁去,
将星还拱北辰来。殿庭捧日彯缨入,阁道看山曳履回。
口不言功心自适,吟诗酿酒待花开。
菱叶参差萍叶重,新蒲半折夜来风。
江村水落平地出,溪畔渔船青草中。

胸蟠今古袖披披,老作黄冠恐未宜。辽鹤不归人已换,濠鱼自乐子焉知。

瓠留西域青精饭,杖削东川紫玉皮。我似渊明君陆静,相看一笑俨前时。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内有五行相制,包含一粒红铅。相生相杀自天然。此药殊无贵贱。
会向我家园里,栽培一亩天田。中男小女共相连。种得黄芽满院。

上滩若缘蚁,下滩若驰驶。移转顷刻间,便是人间事。

蟋蟀空局促,人命安可为。但当饮美酒,醉即蒿里歌。

山路只通樵客,江村半是渔家。
秋水矶边落雁,夕阳影里飞鸦。

称量万事与均停,君在南昌主六经。莫笑老生随起倒,我家秤却是无星。

欲访曾游地,楼台半有无。夕阳明鸟背,秋水落龙须。

为客今成老,逢人亦暂娱。夜归冲暝色,重问顾亭湖。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早晚临妆镜,秋容怯玉钿。君心如日月,照妾似初年。

长到清明寒食时,客怀如淡复如痴。庭空月淡梨花少,爨冷烟寒麦饭迟。

阻隔家山常入淡,挨排节物可无诗。暮年自是难为别,非为栖身近子规。

灵峦隐隐背城开,览胜何劳慕九陔。溪是武陵看进艇,花疑少室故停杯。

吹箫应使鸾凤下,解佩深期猿鹤来。良会有时难屡得,碧山欲暮更徘徊。

鼎沸渔阳塞马鸣,中兴鸿业幸天成。且为当世邦家计,宁问他时父子情。

李郭功名无可憾,元颜文字有何评。若能铭刻燕然石,方许雌黄此颂声。

新着杏红衫,试骑赭白马。
马骄堤路窄,急为扶侬下。
青琐窗深红兽暖,灯前共倒金尊。数枝梅浸玉壶春。雪明浑似晓,香重欲成云。
户外马嘶催客起,席间欢意留人。从他微霰落纷纷。不妨吹酒面,归去醒余醺。
见花忆郎面,常愿花色新。为郎容貌好,难有相似人。

漠漠天气阴,遥遥树光绿。顾此索居人,微吟惬幽独。

早闻春水生,风动澄潭曲。何处晓莺啼,踟蹰望林谷。

江左风流继玉台,草堂祠畔又衔杯。欣逢寿老悬弧日,共迓元戎小队来。

川合东西凭想像,酒争滕薛互迟回。粲花妙舌生花笔,公本登高作赋才。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