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虞沧江提刑三首

准旟三易守,骃辔两观风。
欲扫龙庭穴,犹参虎幄弓。
草余周圄绿,粟积汉屯红。
野渡方横棹,俄成夜壑空。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我看岳西云,君看岳北月。长怀燕城南,相送十里别。
别来千馀日,日日忆不歇。远寄一纸书,数字论白发。

俸入未辞聊助道,客来多避为忘机。一帆风起鲈鱼兴,到是秋时恰正肥。

纱幮困卧日初长,解却红裙小罩凉。一篆炉烟笼午枕,冰肌生汗白莲香。

窗外小山重叠好,阴阴松竹翠排檐。
老人嘉我幽寻意,深炷炉香为卷帘。

酒屠苏,花彩胜。转眼上元近。箫鼓金阊,灯月乱人影。

更谁切韭炰羔,分柑打马,只此院、凤閒蛾静。

烛同秉。还从高处栏杆,携袖去閒凭。人梦方酣,天上梦清醒。

如何画郭千杨,大江一道,明又要、片帆西骋。

峭壁何年凿,炎洲此路开。门容一骑入,人度万山来。

南北各回首,干戈更筑台。蓬蒿行处满,漫说岭头梅。

褰裳拂烟雾,竦身青云间。浮丘何处来,接上嵩高山。

云梯蹑青壁,金涧流潺湲。其前为天柱,颇象承露磐。

石脂锵然下,味如玉浆寒。飒飒仙馆中,饮之生羽翰。

道逢四五公,授我青琅玕。碧落空歌长,飙车逝难扳。

携手千秋期,税驾何时还。

大患应知为有身,鸢乌蝼蚁岂疏亲。只缘未达庄生意,尚以遗骸累故人。

渊云谅殊性,予岂经世俦。驰驱二十祀,学宦寡谐谋。

昔斥还三河,誓言永林丘。靡坚宦咎谁,畜志竟莫酬。

在难归贻阻,眇焉痗前修。陟崇望波岭,翔云骇西流。

春羽振桑榆,念之心形仇。东徂叹伊始,怀哉俾无尤。

林间编此录,深夜剔残灯。慧命微如线,人心冷似冰。

祖庭空积雪,古路不逢僧。追企前贤辙,思归一念增。

□日照风林,扶疏动清影。磔磔好鸟鸣,微云度修岭。

徘徊望蓝田,青山见锥颖。下有如玉人,思之暗愁耿。

松竹在窗户,驯鹤舞柔颈。兀兀茅亭中,焚香瀹春茗。

长咏芙蕖诗,澄波愿千顷。

贪官如苦雨,好官如流电。使君天下士,况也美文翰。

出佐千里州,名在循吏传。行将补衮归,袖有五色线。

戢戢乱峰里,一峰独凌天。下看如尖高,上有十里泉。
志人爱幽深,一住五十年。悬牍到其上,乘牛耕药田。
衣食不下求,乃是云中仙。山僧独知处,相引冲碧烟。
断崖昼昏黑,槎臬横只椽。面壁攀石棱,养力方敢前。
累歇日已没,始到茅堂边。见客不问谁,礼质无周旋。
醉卧枕欹树,寒坐展青毡。折松扫藜床,秋果颜色鲜。
炼蜜敲石炭,洗澡乘瀑泉。白犬舐客衣,惊走闻腥膻。
乃知轩冕徒,宁比云壑眠。

山水美清妍,江行霁色鲜。楼台分两岸,岛屿共千川。

柳色青迎路,花光红到船。何须听箫鼓,啼鸟即繁弦。

杨柳枝疏,枇杷花落,天涯别有时光。朔吹如箭,草白与沙黄。

九九寒凝回忆,转眼处、飞雪铺霜。重檐下、冰钗堪数,随溜挂帘旁。

含情成小立,戍楼更冷,野柝声扬。看庭中、残月已上东墙。

此际感萦怀抱,空打叠、百结回肠。凄凉煞,江南塞北,万里■家乡。

疏英芳蕊自成丛,尽在庵庭跬步中。造化不嫌凭架小,年年先得领春风。

南楚西秦远,名迟别岁深。欲归难遂去,闲忆自成吟。
雷电闲倾雨,猿猱斗堕林。眠云机尚在,未忍负初心。
因说多年破草鞋,祖翁插脚强安排。
从兹狼藉浑无底,次第提持转见乖。

十丈丹梯百尺溪,绿杨村在众峰西。松门日暖眠花鸭,藓径云深护竹鸡。

卷幔远山青未了,携觞嫩草碧初齐。幽居最喜无尘事,时有春禽隔树啼。

逸句花生管。赋离居、西风落叶,乡心自遣。红豆从来多写怨,总是啼春莺燕。

谁画出、碧天凉汉。一片宫商云外度,顿铅华洗尽筝琶掩。

屈宋后,词人见。

赏心此夕还谁羡。想姮娥、白团扇底,佳期暗判。抛掷流黄机上锦,十二阑干倚遍。

也分领、客怀一半。何日秦楼联彩凤,续箫声、共待银河绚。

画屏暖,人无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