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雅言寄朱仁叔

风日暖,天大裘。
蝇飞打窗油,北窗坟策高於丘。
我欲发视劳牵抽,把酒起望天门陬。
斜鸿书破半张纸,枯荷纲空散铅水。
机中挑出锦文诗,泪满鸳鸯半身紫。
新愁波不穷,后愁更随风。
美人如娇春,何物可御冬。
古人已恨愁不足,却遣今人送愁续。
轻将玉斧赠吴刚,漏得寒光照孤宿。
素女为天拣退丝,伶伦猛截孤生枝。
沙虫含冤射千载,谁劝黄竹栽瑶池。
歌夜长,歌夜短,淮南桂枝香满满。
为君持酒寿金人,少待露盘辞玉碗。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猜你喜欢
十五年来笔砚功,只今犹在苦贫中。三秋客路湖光外,
万里乡关楚邑东。鸟径杖藜山翳雨,猿林欹枕树摇风。
朱门处处若相似,此命到头通不通。
杨子门无载酒宾,菊开谁共醉天真。
檐前寂寞逢吟客,霜后蹉跎伴主人。
钿带缀花疑细翦,金钱绕屋岂全贫。
东家早秀夸桃李,今日空枝不似春。

忽换朱衣拜早衙,谏垣初出镇郇、瑕。思君昨日鸣珂地,鳷鹊云边起暮鸦。

一帘萧飒梧桐雨。秋色与人归去。花底双樽留薄暮。

云深千里,雁来寒度。客有愁无数。

片帆明日东皋路。送别恨重重烟树。越水吴山知何处。

舞移灯影,筝调弦柱。且尽杯中趣。

五十服官政,六十方熟仕。七十乃致政,古今固一致。

吾年五十五,始受一县寄。七里剧弹丸,亦有社稷置。

夙怀同刘君,今此幸谐志。所忧脚本短,时彫虞易踬。

秪应尽素衷,玄鉴不可悖。一区石湖水,渔舟早相伺。

夕芜残雨半沙丘,沙口行吟独布裘。几处人烟分水国,数村鱼鸟尽枫洲。

云归岛屿千峰白,风递江潮五月秋。荣辱升沈君莫问,沧溟东逝更悠悠。

三尺干邪照眼新,看看跃出古延津。龙伸蠖屈无双士,燕颔虬髯未老人。

已有轻裘蠖昼锦,还将大树比灵椿。赠君一柄棕榈拂,留待功成抖战尘。

杜、苏以外岂无诗,界宋分唐祗自欺。何必寻仙蓬岛上,性情相合即师之。

江亭如画趁晴晖,凭栏放鹤看高飞,白云深处何时归。

何时归,记华表。笑沧桑,尘事了。

金山突兀翠霞高,清赏浑如享太牢。半夜穹庐伏枕卧,乱云深处野猿号。

西风撼庭柯,疏叶鸣策策。天地一萧条,羁怀亦岑寂。

青春恍如昨,转盻年半百。自从长大来,转觉日月迫。

功名非所慕,老大不足恤。怛然感时心,自亦不能释。

清晨梳短发,巳见数茎白。刀镊虽可施,殆似儿子剧。

此身委蜕耳,毁弃无足惜。况于毛发閒,而乃强脩饰。

青青如陆展,星星行复出。毕竟白满头,复将何所摘。

冰髯玉节间苔枝,瘦影参差落墨池。最忆山阴残雪里,西窗相对鬓如丝。

入秋残暑退,向晚病心清。
露叶和萤坠,风条杂鹳鸣。
最甘蔬饭洁,渐怯葛衣轻。
坐听西楼角,呜呜向月明。
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
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御炉分兽炭,仙管弄云韶。
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

锡山判襼自冬初,我独翛然返故庐。此别并无他事嘱,平安常寄一封书。

氎巾几幅蹙鳞鳞,四面清香拥幻身。夜半梦回花也笑,想君不是饮美人。

鼓声连日烛连宵,贪向春风舞细腰。
争奈君王正沈醉,秦兵江上促征桡。
零雨慰斯人,斋心荐绿蘋.山风箫鼓响,如祭敬亭神。
积润通千里,推诚奠一卮。回飙经画壁,忽似偃云旗。

宝刹郁嶙峋,停云万象新。何时布金地,重见雨花人。

钵小龙堪驭,坛空鸽自驯。法界超尘累,名香结净因。

欲识空中趣,宁同物外身。三车何用演,万劫自回轮。

磬声云外落,僧语月边论。风幡如可悟,台镜本无尘。

白云黄鹤已千载,今古茫茫百感俱。梦里不知归路远,病中更觉客身孤。

那堪岭北怀游子,可许江南作钓徒。流水落花春已暮,家山东望几踟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