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古之士三月不仕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察焉。渎冒威尊,惶恐无已。愈再拜。
蓬莱殿角薰风凉,法宫无事垂衣裳。人间乐奏万斯曲,枝上日转咸池桑。
天皇初开乐府燕,御前催赐黄金觞。谁乘风云依日月,臣有力牧君轩黄。
望云仰见天不远,簪花莫厌鬓如霜。五风十雨自中国,语从重译传名王。
年年五月熟荔子,又见北使朝连昌。圣君当宁占宝历,太史执笔书殊祥。
云间双阙日五色,下被四表同尧光。风姿矫矫华省郎,珩璜结佩鸣水苍。
但将两耳听韶濩,付与孺子歌沧浪。传杯遥想水殿冷,画鼓咽咽清昼长。
杨柳藏鸦菡萏香,水亭风榭袭罗裳。秋光正入诗人眼,剩得馀篇付锦囊。
太白蚀月,条支息烟。积雪数丈,高没祁连。鸟兽猬缩不得前,穹庐两三沬星悬。
单于今何适,休屠日逐左右贤。谷蠡当户两薁鞑,曷不度漠而南逐水草,汉兵咆哮正当道。
颇闻置三将军,其一猿臂疾若飞,大者善射习兵机。
小者号嫖姚,天子最亲,信多神威。射生超乘良家儿,衽金浴铁设长围。
六畜孕殰,马弱不得逐。归来祭天,金人曷属。寡妇抱儿哭,哀哀死丧势不复。
唯有中国万里,长偃兵革。皇帝置酒群臣,欢乐无极。
若有人兮慧如痴,啖生鲜兮俗见嗤。日而出兮暮而归,亡寒暑兮亡渴饥。
虾既化兮虾活而飞,千秋万岁兮人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