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谈笑青油幕为韵贺吴叔永制机

取土虽多术,知人在片谈。
文书今倚重,谋议许相参。
饵陋贾生五,策明刘蜕三。
坤舆方厚载,朋利得西南。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翠箔香销晓梦回,惊残楼角动寒梅。夜来颇觉风霜薄,问讯南枝开未开。

舟解风还顺,江神亦世情。滞留三月过,攀送一帆轻。

行止关吾道,穷通任此生。梅梢春已动,冰雪漫纵横。

欲晓霜气重不收,馀阴乘势相淹留。化为大雾塞白昼,咫尺不辨人与牛。

群鸟啁啾满庭树,欲飞恐遭罗网囚。四檐晻蔼下重幕,微风吹过冷自流。

窃思朝廷政无滥,未尝一日封五侯。何为终朝不肯散,焉知其下无蚩尤。

思得壮士翻白日,光照万里销我之沈忧。

五马去䟃?,孤城积水含。地收蚶蛤税,人与龙蛇参。

夷贡珠频入,仙书穴可探。清贫君已惯,海味不须甘。

楚雨歇残阳。满庭新月潇湘。松花湿影坠山黄。帝女花竿庙旁。

瑶瑟洞箫来极浦,风吹桂酒椒浆。夜半烟寒翠敛,几人能上高唐。

云出救世旱,泽浃云寻归。入石了不见,丰功已如遗。

龙骞荐复起,抱石明幽姿。云乎无定所,隐者当何栖。

翠蛾雪柳。鬓影春风透。灯火千门辉绮绣。移下一天星斗。
剩拚连夜欢游。金波欲上移留。且看香梅影底,双鸾舞彻梁州。

气候萧条渐欲霜,家家整顿夹衣裳。鹰争刷翮超云海,鸟怯浮波立石梁。

浓露一宵刷茉莉,长风几日悴桄榔。吴侬只忆江南好,紫蟹初肥白酒香。

绿杨湾,红蓼渚。下有澄江,五马当时渡。一马化龙人已去。

成败须臾。今日何如古。

建高牙,鸣画鼓。半壁东南,击楫应须汝。王谢齐名堪并许。

一朝淮淝。输与东山谱。

晓来飞雨挟风颠,洗出韶容换故年。
花动一红明屋角,山寒乱碧到樽前。
病如夜鹤孤还警,老似春蚕饱即眠。
赖有故人开寂寞,锦囊诗句许时传。
杖乡从物外。
养学事闲郊。
郊愁方汗简。
无遇始观爻。
谷寒已吹律。
檐空更剪茆。
樵隐恒同路。
人禽或对巢。
水蒲开晚结。
风竹解寒苞。
古槐时变火。
枯枫乍落胶。
倒屣迎悬榻。
停琴听解嘲。
香螺酌美酒。
枯蚌藉兰殽。
飞鱼时触钓。
翳雉屡悬庖。
但使相知厚。
当能来结交。
东土苗人尚有残,皇皇亚相出朝端。手持国宪群僚畏,
口喻天慈百姓安。礼数自怜今日绝,风流空计往年欢。
误著青袍将十载,忍令渔浦却垂竿。
春华归柳树,俯景落蓂枝。置驿铜街右,开筵玉浦陲。
林烟含障密,竹雨带珠危。兴阑巾倒戴,山公下习池。
忆昔神游姑射山,梦中栩栩片时还。
冰肤不许寻常见,故隐轻云薄雾间。
经行塔下几春秋,每叹无缘到上头。
今日登临方觉险,不如归去卧林丘。

谁移岩壑入江城,石径参差水木清。荷背罥珠留雨意,松梢偃盖纳秋声。

宾朋时复传觞咏,花鸟犹然解送迎。遁迹偏容高隐者,至今废圃忆云卿。

雪霁千峰白,寒光照草堂。围炉烧榾柮,背日补衣裳。

境寂心逾澹,情枯道亦忘。柴门终日掩,无事但焚香。

新诗将远意,千里附文鳞。
清响蝉嘘露,高闲鹤卧云。
但知耕野水,不暇问朝绅。
賸欲陪颜笑,凄凉吴楚分。

贤哉伯玉,五十知非。惟士希贤,愚敢有违。

少壮好游览,不知中道忧。方兹怀故土,眷此成淹留。

员阙蔽朝厓,玄云阴以浮。徘徊当永夕,嬿婉将焉逑。

栖鸟翔不息,鸣虫亦啾啾。人生无定止,卒岁何能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