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化为石,石势皆下俯。突兀夹两崖,颠倒悬万乳。
擎出飞空泉,洒作满天雨。交汇奔巨雷,倏忽过强弩。
盘盘苍藤挂,瑟瑟寒箨舞。翡翠鸣啁啾,蛱蝶见三五。
我欲蹑其颠,山风落如斧。恐有会钟龙,来攫跑泉虎。
归当挟睡仙,脱漏重游补。
祝融当权不可夺,海水欲沸山欲裂。黄头父老见事多,谓有此身无此热。
老人何得怨天公,山堂日日多南风。乌纱攲帽剪云叶,白鬓吹雪飞蓬松。
已挹蔗浆浇热恼,更注井花回睡容。人生如此亦不恶,饱食安坐初何功。
蒙尘况驻奉天辇,避暑望幸骊山宫。蕃兵入汉作巢窟,战骑横戈岁驰突。
旌旗耀日红蔽天,铁甲烘云气销骨。安得壮士如恶来,上诉帝阍关钥开。
尽泻天河作飞雨,四海八方无一埃。秋禾不槁敌不来,我亦高枕喧春雷。
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
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譬如众声灭,初不闻馀音。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
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