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峰亭记

  余性好山水,而吾桐山水奇秀,甲于他县。吾卜居于南山,距县治二十余里,前后左右皆平岗,逶迤回合,层叠无穷,而独无大山;水则仅陂堰池塘而已,亦无大流。至于远山之环绕者,或在十里外,或在二三十里外,浮岚飞翠,叠立云表。吾尝以为看远山更佳,则此地虽无大山,而亦未尝不可乐也。

  出大门,循墙而东,有平岗,尽处土隆然而高。盖屋面西南,而此地面西北,于是西北诸峰,尽效于襟袖之间。其上有古松数十株,皆如虬龙,他杂树亦颇多有。且有隙地稍低,余欲凿池蓄鱼种莲,植垂柳数十株于池畔。池之东北,仍有隙地,可以种竹千个。松之下筑—亭,而远山如屏,列于其前,于是名亭曰“数峰”,盖此亭原为西北数峰而筑也。计凿池构亭种竹之费,不下数十金,而余力不能也,姑预名之,以待诸异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天性爱好山水,而我们桐城县的山水特别秀丽,优于其他县。我选择在南山居住,离县城二十多里,前后左右都是平缓的丘冈,绵延曲折,层叠不尽,而惟独没有大山;水则只有池塘和人工修建的小水塘而已,也没有大江大河。至于环绕四周的远山,有的在十里以外,有的在二三十里以外,浮动着雾气,一片碧绿,层层叠叠,立于云外。我曾经认为观赏远山意趣更好,所以这里虽然没有大山,也未尝不令人愉悦。出了大门,沿着院墙向东,有平缓的土丘,土丘的尽头土堆突然升高。大概因为我盖的房屋面向西南,但是此地却面向西北,所以西北方的各个山峰都侍奉在我的襟袖之间。山上有古松数十株,株株都像盘屈的龙蛇,也有很多其他的杂树。而且有块空地,比较低洼,我打算在这里凿掘一个水池养鱼种荷花,再在池边上种植数十株垂柳。水池的东北方,也有一一块空地,可以种植上千株茅竹。古松的下面再建一个亭子,远处的青山就像屏风一样,陈列在亭子的前面,因此给亭子命名为“数峰”,意思是这个亭子原本为西北那几座山峰而建。估计凿水池、建小亭、种竹的费用,不下几十两银子,可是我的经济能力是达不到的,姑且预先取好名字,等待来日。
注释
甲:冠,优。
卜居:择地而居。
逶迤(wēiyí):绵延曲折。
陂(bēi):池塘。
堰(yàn):人工筑坝蓄水的小水塘。
浮岚(lán):山里浮动的雾气。
飞翠:好像在飞动的青山。
隆然:突起。
面:朝,面向。
“尽效”句:意谓西北诸峰,历历在目,有如近在怀抱之中。效:致。
虬(qiú)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这里用以形容松树的形状盘曲如龙。
隙地:空闲的土地。
个:竹子株数的量词,因竹叶末梢形似“个”字,故有此指。
远山如屏:远山排列像屏风一样。
盖:发语词,用在句首。
金:一两银子曰“一金”。
姑:姑且、暂且。

赏析

  第一段写居南山岗,喜得闲看远山的乐趣,先实写空间,言所居之南山无大山大流,接着由近而远,言看远山更佳;第二段写拟构“数峰亭”,将营造幽雅怡人的佳境,承前述提出未来欲凿池、种竹、筑亭的计划。写作风格清新可爱,简洁锋利,生动酣畅,别有特色,是“实空间”与“虚时间”结合的佳作。

  第一段开篇明义,提出“余性好山水”,与山水有缘、与大自然有缘。接着叙述“山水奇秀,甲于他县”的桐城故乡。作者“卜居”的南山,“独无大山”,“亦无大流”,但是幸有“逶迤”的平岗,“环绕”的远山,能弥补自然环境的不足。接着作者便以浓墨重彩写出“看远山”的佳趣:“浮岚飞翠,叠立云表”,在读者面前展示一幅“远山”山水画卷。作者接受大自然的抚慰,感情和大自然和谐融合,从内心深处感到“此地虽无大山,而亦未尝不可乐也”,肯定了“看远山”的乐趣。

  第二段先叙述宅东岗顶“隆然”,适宜建亭,再叙述岗顶“面向西北”,“于是西北诸峰,尽效于襟袖之间”。岗上已有“古松数十株”,盘曲苍劲;岗下“隙地”再“种竹千个”,清影摇风。作者尚恐不能极其清幽,拟在“隙地”上“凿池蓄鱼种莲。”“植垂柳数十株于池畔”,精心谋划,拟营造一个幽雅怡人的环境。最后一句“余力不能也”“以待诸异日”,点出作者毕竟是“数十金”不能支付的寒士,空有一番宏愿。

  这篇文章概括、详尽、具体、细致地描写了数峰亭的景观。“数峰亭”是作者构想之亭,而非实景。作者驰其想象,写来如见其景,如历其境。文末笔锋一转,写其力不能支付凿池、构亭、种竹之费,“姑豫名之,以待诸异日”,才将读者带回冷峻的现实。也正因为生活所迫,戴名世以半生的积著,只换得半年的安闲。他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夏退居南山,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春即离开南山,再度赴京,准备明年之谒选,从此,至死才归葬南山。其所谓“以待诸异日”,则成了永久的遗憾。文章于清幽之境中表现了作者孤傲的人格。文中自然流荡着一种淡泊安闲的情趣。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戴名世仕进无望,大有归隐故园的意向。于是以自己十五年教书所得的近千两银子委托友人赵良冶购田十五亩、筑新宅一区,叫做“砚庄”(今属桐城市孔城镇清水村)。不久,戴名世卜居南山岗,著书之余,登岗远眺,历历在目的“西北诸峰”给予了他无穷乐趣,于是他提前预写了这篇《数峰亭记》。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忧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榜眼。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都御史赵申乔,据《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戴名世 “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南山集》案发,被逮下狱。五十三年三月六日被杀于市,史称“南山案”,戴名世后归葬故里,立墓碑文曰“戴南山墓”。
  猜你喜欢
逍遥仙家子,日夕朝玉皇。兴高清露没,渴饮琼华浆。
解组一来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顾我笑,绿简发新章。
泠泠如玉音,馥馥若兰芳。浩意坐盈此,月华殊未央。
却念喧哗日,何由得清凉。疏松抗高殿,密竹阴长廊。
荣名等粪土,携手随风翔。
衰俗纷纷务近功,几人心迹与君同。
低回州县青衫列,踊跃圣贤黄卷中。
牛渚江山空夜月,河阳桃李再春风。
相望鲁卫无多远,异日能寻卖药翁。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马渡。
渡头何清深,鸿鹄在高树。
白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
瞻彼羽人宅,乃乘方船渡。
修廊夹五殿,重阁映千树。
规模象魏壮,回合绿阴护。
山椒望五溪,壶头入指顾。
故宫在其北,屋瓦带松雾。
古杉晋地物,中空野人住。
外围四十尺,内可十客聚。
我游瞿仙馆,坛上表遗步。
邓下八叠坡,一亭众妙具。
两山抱澄潭,老木枝干互。
瞻前秀而迥,坐久凛难驻。
桃源独不邮,僻在宫南路。
山行转深邃,狙猿纷上下。
石窦出微涓,令我意犹豫。
昔闻渔舟子,水际见洞户。
今看去肖远,定自后人误。
惆怅却归来,此游不得屡。
于今二十年,历历经行处。
律中夷则,序应收成。功宣建武,义表惟明。
爰申礼奠,庶展翘诚。九秋是式,百谷斯盈。

大痴石屋幽栖处,传是当年尚父庐。一自画师仙去后,白云深闭洞门虚。

寻大道,不在路迢迢。云水清闲真自在,姹婴相伴做逍遥。

此理有谁消。

马风子,悟彻十分乔。两脚轻狂街上舞,往来独许弄风飙。

明月杖头挑。

河魨行水底,志在全其生。
缒绠激使怒,拍浮拾彭亨。
触来不自制,天君失和平。
惩忿当如山,一静弭百争。
鞞鼓喧喧对古城,独寻归鸟马蹄轻。
回来看觅莺飞处,即是将军细柳营。
快结果钱山邓通,易消磨金谷石崇。想世间百岁人,似石上三生梦。转头来
谁是英雄?翠盖朱扫地空,何处也前遮后拥。
  远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熏陶成野叟情,铲削去时官样,演习会
牧歌樵唱。老瓦盆边醉几场,不撞入天罗地网。
  纱帽短妆些样子,布袍宽尽着材儿。收拾起驾驭心,埋没下经纶志,灼然见
昔非今是。闲共渔樵讲论时,说富贵秋风过耳。
  旋葺理桑榆暮景,且安排诗酒新盟。爱烟云接四邻,喜松菊存三轻,对芝山
依旧青青。妻子团圆过一程,再不去离乡背井。
  居山林清幽淡雅,远城市富贵奢华。酒杯倾鲸量宽,诗卷束牛腰大,灞陵桥
探问梅花。村路骑驴慢慢踏,稳便似高车驷马。
  籴阵稻新舂细米,采生蔬熟做酸齑。凤栖杀凰莫飞,龙卧死虎休起,不为官
那场伶俐。槿树花攒绣短篱,到胜似门排画戟。
  口消熔龙肝凤髓,眼开除螓首蛾眉。转羊肠世路难,扌绝葱叶时光脆,筑板
墙物理轮回。厌断红尘指袖归,饱玩些青山绿水。
  怕缠手焚了素书,懒钻头拽倒茅庐。骑虎时捋虎须,画蛇处添蛇足,一任教
那般要誉。拣个溪山好处居,与几树梅花做主。
  擗掉起疏狂性格,支撑住老朽形骸。便囊中金不存,愿门外山仍在,收拾下
竹杖芒鞋。掉背摇头归去来,刚跳出愁山闷海。
  任平地波翻浪滚,恣中愿鹿走蛇吞。够升合白酒醇,迭斤两黄鸡嫩,甘分住
水郭山村。千古兴亡费讨论,总一段渔樵话本。
  乞骸骨潜归故山,弃功名懒上长安。经数场大会垓,断几状乔公案,葬送的
皓首苍颜。傀儡棚中千百番,总瞒过愚眉肉眼。
  已绝念风亭月馆,且潜身雾嶂云峦。数一春月到三,算百岁人过半,经几场
离合悲欢。也学逢萌挂一冠,看指日功成行满。
  志不愿官高禄显,心只图子肖妻贤。胸中藏班马才,舌上掉苏张辩,总不如
问舍求田。家住青山古渡边,平隔断红尘路远。
  妻从俭荆钗布袄,子甘贫陋巷箪瓢。论功名云叶飞,看富贵灯花爆,笑时人
管中窥豹。尘事纷纷逐猬毛,眼过去朱围翠绕。
  二十载江湖落魄,三千程途路奔波。虎狼从辨是非,风波海分人我,到如今
做哑妆矬。着意来寻安乐窝,摆脱了名缰利锁。
  达时务呼为俊杰,弃功名凯是痴呆。脚不登王粲楼,手莫弹冯铗,赋归来
竹篱茅舍。今古陶潜是一绝,为五斗腰肢倦折。
  处妻子贫寒共守,结朋友义气相投。晚须开北海樽,晓莫听东华漏。老先生
这回参透。染得新霜两鬓秋,挽不住乌飞兔走。
  知己酒千钟快饮,会家诗百首常吟。守一座安乐窝,横三尺逍遥枕,卧青青
半亩松阴。雪月风花不系心,打捱过愁潘病沈。
  进步去天高地险,退身来浪静风恬。买四蹄车下牛,卖三尺匣中剑,免区区
附势趋炎。尽日看山独卷帘,飞不到红尘半点。
  将汉史唐书遍览,把天时人事相参。怕筑成傅说墙,愁扳折朱云槛,急跳出
虎窟龙潭。薄利虚名再莫贪,赢得来亡魂丧胆。

关河牢落别离中,到处题诗记转蓬。啼鸟不知春是客,落花还逐水流东。

云开千里远山碧,楼映半溪残照红。雌蝶雄蜂不同类,双双相趁舞回风。

滴滴妖娆睡未醒,碎花犹带马嵬尘。
少年正抱忧时恨,更有因花比太真。
忠义由来不可堙,平时砥砺且无人。
疾风劲草尤难见,须识高丽一个臣。
左宪多才雄,故人尤鸷鹗。护赠单于使,休轺太原郭。
馆次厌烦歊,清怀寻寂寞。西缘十里馀,北上开化阁。
初入云树间,冥蒙未昭廓。渐出栏榥外,万里秋景焯。
岁晏风落山,天寒水归壑。览物颂幽景,三乘动玄钥。
但敷利解言,永用忘昏著。

赤日露顶行,步入南雷去。归来云雾生,薄暮雨如注。

苍苍将槁苗,郁郁色如故。人言太守贤,天意肯相助。

不喜亦不惊,太守若无与。日月行中天,照临及下土。

日月不自功,光明万民睹。我知太守心,借此以为喻。

试问喻者谁,三山老农圃。

改辙观光上国游,半生怀抱未能酬。佳名此日为重九,潦倒黄花又一秋。

旧史重温情恋恋,白云遥望思悠悠。空斋昼静如年永,四壁寒蛩送旧愁。

高秋霜气轻,爱兹山日暖,攀援不辞劳,取路快迂缓。

我仆犹深谷,我身已绝巘。往往数武间,相失隔回转。

人声谷响传,云散岩姿展。平冈耀丹葩,乱石翳苍藓。

细泉行履舄,肃籁鸣丝管。山深日易昏,投林鸟能返。

吾亦寻所依,云际辨鸡犬。山家少茅茨,凿崖开客馆。

供食无兼味,民淳风俗俭。饭罢呼主人,挑镫话款款。

旭日曈昽上草庐,老夫七十履端初。风波已远惊魂定,霜雪潜侵壮志虚。

傍舍溪山容履杖,到门宾客杂樵渔。称觥祝嘏浑闲事,任运逍遥乐有馀。

午夜添红蜡,分曹立翠娥。觥筹寂寂断经过。谁料绮丛香里、是银河。老去空髯戟,愁来奈脸波。一杯如此断肠何。枉杀两人心事、只闻歌。

沿阶草软翠流长,境静蒲荷觉更香。清坐小亭丛竹近,暂停团扇受风凉。

渔矶石磴碧苔封,天际微青露远峰。风过草花香馥馥,日斜松竹影重重。

云烟锁处藏文豹,雷雨行时起蛰龙。庭树苍苍门寂寂,蕙帏愁听五更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