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后登水云阁凭栏偶成

雨过云烟幕,天成水墨屏。
江添半篙绿,山失数峰青。
某寺藏松坞,谁舟系柳汀。
杜鹃声正急,那对夕阳听。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猛相思里得君来,政喜欢时却便回。
别路苦无青柳折,至家应有小桃开。
起居五马苦堂上,问讯知岩及阿灰。
儿女痴顽夫妇健,漂零何日共尊罍。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

浮家千里蓟门回,城角西风战鼓哀。娇女扶持同北徙,可怜辛苦贼中来。

公子年华妙。写乌兰、清词丽句,者般精到。小劫沧桑一番过,只许方平微笑。

才数遍、乱山残照。廿四桥边重徙倚,玉箫声、不似当时调。

江滚滚、发长啸。

淋漓醉墨多凭吊。怕听他床边蚁斗,枕边驴叫。记我扁舟寻噩梦,红杏枝头曾闹。

恨不倚、郎君乌帽,文字因缘迟廿载,但惺惺、相惜还相劳。

请释憾、暮终柪。

舐糠遂及米,南势欲北扫。有忌或未能,老罴卧当道。

魂兮舍我翔,何为乎四方。四方及山水,谅非魂所喜。

魂兮莫之东,终风多噎濛。魂兮莫之南,炎土蔽飞岚。

魂兮莫之西,流沙千里迷。魂兮莫之北,烛龙衔霜逼。

魂兮莫之山,深林恶兽顽。魂兮莫之海,巨壑狂波在。

魂兮从我归,百岁岂相违。魂兮归去来,胡为令我哀。

溪上春云与浪飞,溪头春水鲚鱼肥。野人只是閒无事,日出船来月出归。

数间冷屋苍山觜,忠孝功名万载师。曲俗佞神惟畏祸,停舟祗谒小姑祠。

乱世读书少,前人教子难。
青灯尝合席,红叶趱归鞍。
梅自知春近,松应耐岁寒。
楼高新月好,后夜与谁看。

我有两行泪,十年不得乾。洒天天户闭,洒地地骨寒。

不如洒东海,随潮到虎门。

暖风迟日,五侯池馆,帽檐欹侧频游。金雀翠鬟,文犀斜领,一行齐上帘钩。

著处总温柔。记乌丝醉染,嘱咐亲收。屈指重来,今生不拟负风流。

十年空敞貂裘。早高梧叶落,只索归休。蛛网罥檐,燕泥涴座,更谁同倚妆楼。

暝色不胜愁。叹篆香心字,灰冷难留。试觅题笺,泪痕还染佩囊不。

日高风软不生尘,十月湖山暖似春。
绿绮抱来人不至,几时容我唤真真。

华发萧萧旧秘书,木天图籍几勤劬。莫教作郡江南去,天子时时幸石渠。

傍花春日趣,未必胜秋吟。霜落水清浅,木凋山静深。

淡容存老菊,爽籁得禅林。空谷经行处,幽怀更不禁。

别泪不可忍,杯行到手空。
风尘重作客,寒暑易成翁。
曙色连关树,秋声起塞鸿。
天涯见亲友,还与故园同。

晓侍军门到夕晖,忽惊宾雁向南飞。静流寒影迷青嶂,遥带秋声度翠微。

作阵岂防矰缴患,随阳宁为稻粱肥。寻常不羡传书美,能使看羊仗节归。

漏咽铜龙,风销蜡凤,醒来犹倚香篝。对双鸾临镜,妆罢还羞。

满目青山画里,萦别绪、生怕凝眸。难消受,一庭芳草,半只帘钩。

悠悠。春风度也,这千万垂杨,不系扁舟,自吹箫人去,凤锁云稠。

应念别时清泪,登临处、回首江流。江流下,落花飞絮,遍写离愁。

再寻招隐地,重会息心期。樵客问归日,山僧记别时。
野云阴远甸,秋雨涨前陂。勿谓探形胜,吾今不好奇。
明日须知子遂行,一灯对语过三更。
离魂已逐歌声断,清梦空随夜雨生。
西汉文章世所知,相如闳丽冠当时。
游人不赏凌云赋,只说琴台是故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