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叔良,登广德二年进士第。诗一首。
黔公坐镇封内清,黔公卧治封外平。碧鸡金马作门戟,复有滇池供洗兵。
黄牛平把宝刀换,春山来劝诸夷耕。诸夷爱戴非一日,子孙孙子知生成。
雕题花脚最难服,今日推公无孔明。忆昔先公遇高帝,鼾睡龙怀天不惊。
印如金斗酬百伐,带誓黄河申载盟。桓桓祖武看公绳,天南别隐一长城。
金汤虽固尚在法,恩信相孚何待征。古称仆射如弟兄,军中笑歌髀肉生。
国公自进玛瑙觥,醉后还赓出塞行。
堪是藏春馆,想画楼中抱,回径苔细。宛转阑干,称露秋横笛,小红同倚。
侧帽寻诗未。踏半晌、静愔愔地。认夕阳、慢度腰廊,收拾竹云零碎。
莫话传觞上巳。问谁似风流,东晋佳侣。路出花难,尽萦愁袅梦,凸黄凹翠。
幔卷茶香腻。料一面、深凉如水。更隔烟、屐到无人,凤幺稳睡。
相近不识面,相逢恰称心。亦知文笔妙,不谓道情深。
得共莲花社,远来祗树林。飞泉初雨后,落日复松阴。
幽赏正未已,玄言殊可寻。别君何草草,归路慎浮沉。
文水瀰瀰,远有源委。于赣于丰,合流不已。文水沄沄,其流成纹。
层澜涌秀,千古一春。维水之秀,维林峦之茂。山川郁盘,雄冠江右。
毓秀钟灵,贤才挺生。孤忠大节,日月争明。郡侯戾止,承流致理。
不亟不徐,我民慰喜。郡侯载临,遂我民之心。愿言惠泽,与文水同深。
天台之山四万八千丈,我昔飞梦登其颠。三更鸡鸣海水赤,白云万顷皆琼田。
长松如龙倚绝壁,飞瀑悬崖练花白。仙人邀我饭胡麻,洞府高寒留不得。
却从天姥蹋虹霓,独抱明河秋月归。别来此境不复到,空谷夜夜青猿啼。
丹丘有客持束绢,使我玩之神不倦。林峦暝色隔烟萝,仿佛当年梦中见。
故山桃花今有无,刘郎何不归仙都。刘郎何不归仙都,莫向人间寻画图。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与龙门相对。《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发孟门九河之磴。”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