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诗开头二句写思妇醒时情景,接着写她的梦境,乃倒装写法。
她一觉醒来,只见斜月透进碧纱窗照到床前,环境如此清幽,心头却无比寂寞,更有那秋虫悲鸣,催人泪下;她的泪水早已沾湿了衣襟。
刚才在梦里,分明地见到关塞了。那“关塞”正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因为她的良人就出征到那里。她不由大喜:快,去找金微山!可是,前路漫漫,找不到去金微山的路了。一急,就此醒来。
诗人以饱蘸同情之泪的笔触,写出了思妇的一片痴情。
第二首诗写思妇心潮起伏,一夜未眠。她看到夜静无云,她听到鸿声时断时续。鸿雁,向来被认为是替人传递书信的,因此,她便由鸿声而想到要邮寄征衣,但寄到哪儿去呢?本想寄到遥远的居延城(在今新疆),谁料想,如今那儿又在移军。怎么办?真叫人愁绪万端,寝食不安。
用字特点
二首均有声有色,有情景交融之妙。用字亦有讲究。
如用一“蔼”字,表现月光深暗,创造氛围。
如用一“静”字,显示夜空的冷寂,并衬托出下面的“鸿声”清晰,女主人公则惟闻此声,勾起天寒欲寄征衣的满腔心事。
初、盛唐时,国力强盛。诗歌里洋溢着高昂、乐观情调。中唐诗的基调开始转为低沉了。就这两首诗而论,从闺中思妇的悲愁惶恐里,使人看出了边关动乱不宁的影子。
秋高气倍清,夜静舟初泛。露华浩如洗,月色寒可鉴。
林峦与邑屋,左右入轩槛。晶荧星影摇,崷崒山光蘸。
风微烟羃羃,溪远波湛湛。端疑客乘槎,坐使云河犯。
观梁且停桡,恋月愁系缆。景幽费摹写,思妙造古淡。
吾方久于此,胜赏岂云暂。愿同二三子,险韵时得探。
洞天福地神仙县,宣化承流父母官。自笑樊笼犹闭鹄,却怜山树亦栖鸾。
绯英炫幄春方烂,红蜡摇觞酒快乾。未必啸歌妨杼轴,风埃浩浩暂清欢。
窥镜见二毛,自怜忧患馀。岂惟壮心尽,方与功名疏。
终岁不捉笔,历时长束书。顾常念绝学,正复伤离居。
忽忽莫自聊,悠悠空岁除。过壮而无闻,我其众人欤。
故人来江南,丹毂映隼旟。尚持平生意,期我相得初。
殷勤作新诗,烂漫联琼琚。溢美及儿曹,伻来问起予。
虽知非其实,但愧情相于。矧乃笔力雄,骎骎逼曹徐。
一读必三叹,何由望储胥。故人昔流落,襟抱久不摅。
乃者始再迁,通直承明庐。苍龙脱韝绁,快马从轻车。
神至气自豪,心广体亦舒。渊源未易测,变化天池鱼。
宁独扬子云,其工似相如。苟能哀憔悴,有似慰空虚。
月寄三四幅,穷愁直见祛。
飞云一卷递中来,上有封题是石斋。喜把炷香焚展读,了无一字出安排。
为经为训真谁识,非谢非陶亦浪猜。何处想公堪此句,绝无烟火住蓬莱。
得失何须太认真,春来又是一番新。苔衣印绿閒停屐,柳眼垂青暗相人。
好鸟尚知求乐土,游蜂惟解恋芳尘。色即非空超色外,翻开成案讲佛因。
佐主焦劳力已殚,微才安可济时难。开樽北海希文举,携妓东山笑谢安。
雨露新恩君责重,桑榆老境我年残。何时致政闾山去,三径依然松菊寒。
参差柳色弄残阳,门巷萧条细草芳。前度繁华伤逝水,当时梳洗斗新妆。
闲愁索寞成孤咏,幽梦模糊傍暖香。朱粉可怜尘土尽,断肠宋玉怨东墙。
乘螭游不周,垠堮骋八荒。在昔为灵均,君也今颉颃。
入秦纪山川,葱郁怀帝王。想见登太华,天风吹衣裳。
三峰坠黄河,日月背后行。瞻礼白帝宫,赋诗一百章。
英声流琴笙,古色当琥璜。引手接天河,众星随低昂。
遥望赫运台,云气如牛羊。矫首至再三,枉矢飞天狼。
感慨亦何为,宇宙原秕糠。
树接苏秦庙,湖吞项羽祠。野人偏解道,范蠡载西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