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思二首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
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斜月透进碧纱窗照进来,月色下显得周围都光线分外深沉。女主人愁思环绕,更有秋虫悲鸣,泪水沾湿了衣襟。
在梦中,分明看到的丈夫所在的关寨,可是却始终不知哪条路才是通往金微山的。
秋天的夜里格外安静,空中没有云朵,听着时断时续的鸿雁声一直到天明。(秋天冷了)想给丈夫寄些衣服,问了消息才知道丈夫所在的居延城现在又军队正在转移(这衣物该寄到何处)。
注释
蔼:古同“霭”,云气。
寒螀:即“寒蝉”,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此处借指深秋的鸣虫。
金微:金微山,即今阿尔泰山,是当时边关要塞所在。
征衣:出征将士之衣。
鸿声:鸿雁鸣叫的声音。古有鸿雁传书一说。
居延:居延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东汉有居延属国。

鉴赏

  第一首诗开头二句写思妇醒时情景,接着写她的梦境,乃倒装写法。

  她一觉醒来,只见斜月透进碧纱窗照到床前,环境如此清幽,心头却无比寂寞,更有那秋虫悲鸣,催人泪下;她的泪水早已沾湿了衣襟。

  刚才在梦里,分明地见到关塞了。那“关塞”正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因为她的良人就出征到那里。她不由大喜:快,去找金微山!可是,前路漫漫,找不到去金微山的路了。一急,就此醒来。

  诗人以饱蘸同情之泪的笔触,写出了思妇的一片痴情。

  第二首诗写思妇心潮起伏,一夜未眠。她看到夜静无云,她听到鸿声时断时续。鸿雁,向来被认为是替人传递书信的,因此,她便由鸿声而想到要邮寄征衣,但寄到哪儿去呢?本想寄到遥远的居延城(在今新疆),谁料想,如今那儿又在移军。怎么办?真叫人愁绪万端,寝食不安。

  用字特点

  二首均有声有色,有情景交融之妙。用字亦有讲究。

  如用一“蔼”字,表现月光深暗,创造氛围。

  如用一“静”字,显示夜空的冷寂,并衬托出下面的“鸿声”清晰,女主人公则惟闻此声,勾起天寒欲寄征衣的满腔心事。

创作背景

  初、盛唐时,国力强盛。诗歌里洋溢着高昂、乐观情调。中唐诗的基调开始转为低沉了。就这两首诗而论,从闺中思妇的悲愁惶恐里,使人看出了边关动乱不宁的影子。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猜你喜欢
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青溪宜晓日,曲处千丈晦。
天开苍石屏,影落西村外。
虚无元气立,明灭河汉对。
人行峥嵘下,鸟急浩荡内。
向来千万峰,琐细等蓬块。
老夫倚杖久,三叹造物大。
惜哉太史公,意短遗此快。
更欲访野人,穷探视其背。
钏阁桃腮香玉溜。困倚银床倦绣。双燕归来后。相思叶底寻红豆。
碧唾春衫还在否。重理弓弯舞袖。锦藉芙蓉皱。翠腰羞对垂杨瘦。

心似莲花疏通,身如灵龟藏蛰。三十年来住持,不曾嚼破一粒。

北固山前驻翠华,殷勤来访相臣家。太湖怪石惭多倖,也得相随载后车。

义薄云天气吐虹,平生心事许谁同。
从容破贼无遗策,清白传家有祖风。
共意骞腾千里外,谁知萧瑟九原中。
百年已矣余芳在,庭下行看发桂丛。
有意待不来,无心忽会面。
顶发垂丝,眼光如电。
说尽湖海风波,论量柴米贵贱。
更有一处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三十年馀此度过,鸿名峻岭共嵯峨。使星南指风霜异,驿骑北归金鼓多。

松干犹存巢野鹤,梅花折尽长烟萝。往来名利滔滔逝,俯仰乾坤一浩歌。

绿窗时有唾茸粘,
银甲频将彩线挦。
绣到凤凰心自嫌。
按春纤,一半儿端相一半儿掩。

慨想古人知用舍,绝怜奔走曳长裾。洛园五亩容君实,蜀客千年诵子虚。

满地白云连野竹,绕门绿水浸秋蕖。脱巾自草閒居赋,客至从嗔礼法疏。

暖风吹雨湿平沙,远色疑青草欲芽。谁是多情能爱我,野梅一路腊前花。

雨馀虚馆竹阴清,独坐书窗轸旅情。芳草衡门无马迹,
古槐深巷有蝉声。夕阳云尽嵩峰出,远岸烟消洛水平。
今夜南原赏佳景,月高风定苦吟生。

薄命同罹骨肉哀,天涯书信远难来。愁心不似归鸿影,能逐湘江夜月回。

人物百年沧海上,钓竿袅袅拂珊瑚。前峰吹笛月在水,中流放歌秋满湖。

夜静鱼龙回浦溆,天低星宿动菰蒲。山川胜概自今昔,天柱洞庭还有无。

高枕加餐二十秋,炙鸡絮酒冷松楸。凭将夫子呼杨震,不见藐孤哭邓攸。

生死情难忘北面,往来路易恸西州。树头何必千金剑,岁岁为添土一抔。

盈盈一水望清辉,似隔银河会合稀。七夕已输牛女约,片心先逐片帆飞。

琴韵幽閒寄性情,香山月夜忆崔卿。可怜古调无知己,等作寻常箫管声。

青山巃巃江雨湿,江上行舟追不及。七百里内风拗多,十三矶头水流急。

平生不畏风涛惊,此行但觉能伤情。可缘世道险于此,无人揽辔思澄清。

钧天洞庭渺何许,云际依稀见烟树。推篷正儗和渔歌,白鸟双飞过船去。

眇焉前后各千载,举酒浇愁杯不停。道困难支如病鹤,夜寒有耀见孤萤。

文身独觉怜虞仲,胡服何为始武灵。又使繁华成逝水,杜鹃啼处岂堪听。

凉风动金旻,奄忽寒节至。
百卉俱萎垂,梧桐亦飘坠。
明月入我牖,展转不能寐。
雇影重伤心,思君长下泪。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