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匡图(952一1003年),字赞禹。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五代十国时的文学家、诗人。他文学知识渊博,为当时文学界人士所钦佩、折服,是宁都最早的知名文学家。湖南楚王马殷聘为幕僚,殷子希范开天策府,置十八学士,匡图列居第八,才华博瞻,为时辈所折服。他与刘禹、李弘臬、徐仲雅、蔡昆、韦鼎、释虚中、齐已等都以文藻知名。《唐才子传》及《五代诗话》记载作廖图,字赞禹。有诗集二卷传世。《全唐诗》录其诗四首。其兄正图,亦负诗名,有 《家集》一卷行于世。清文学家魏礼,对其兄弟之作,誉为 “后世不易得”。其名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等有载。
文格渐卑庸福近,不知庸福究何如。常州庄四能怜我,劝我狂删乙丙书。
积雨冥蒙路不开,巑岏历尽始三台。万松怪底都相识,曾向童年入梦来。
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音和响必清,端影所以亡。
汉宣隆中兴,魏祖宁三方。譬彼针与所,效疾而称良。
行苇非不厚,悠悠何讵央。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
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忘。
玉斧亲修月一轮,清光便与素娥分。丹砂化木为乌玉,春茧引丝成白云。
非素非纨惊老眼,不华不俗漾清芬。午窗推枕凉风发,错认新诗写练裙。
传法仙城后,流名上国高。游方缘渐契,无亦太忉忉。
灵岩山下草,今古几回春。不有开堂日,焉知卷席人。
振衣千仞,便身如遗世,超然独立。万顷银涛生足下,缥缈片帆风力。
地下埋金,波间浮玉,天半撑孤壁。钓鱼台畔,一竿烟际孤植。
巍然砥柱中流,人工鬼斧,谁捧青莲出。纵翅扶摇须直上,到此长风一息。
激水三千,去天尺五,独矫翚飞翼。扁舟回顾,江心一点卷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