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
愈恐惧再拜。
一欠吸西江,赤土涂牛奶。荡尽圣凡情,犹欠这一解。
丹霞马祖,眼见如盲,灵照庞婆,欠说如哑。蓦劄相逢露一机,惊翻岩瀑苍龙挂。
虽然斫额望乡关,前头大有路在。
暄风变春馀,卉木日葱茜。林间一雨来,满庭寒草遍。
寂寞谢朋俦,晤语怀隽彦。良无一水遥,阻阔何由见。
倚玉山之孤峙于,前娄水之迂萦。占恺爽于邑中于,雄面势于山阳。
有默斋之主人于,搆冰崖之草堂。既命名之特异于,讯斯义其谁当?
惟兹山之秀丽于,日悠然其可望。览云物之生态于,忽朝暮之无常。
奚所夏暑冬寒于,历四时而凝霜。知主人之远志于,托幽遐以自将。
少负奇以抗节于,抱终天于蛮荒。泣苍梧之不返于,踰五岭以傍徨。
卒茕茕以自遂于,廓天路之翱翔。执法度以匡主于,志不毁乎直方。
逭鈇钺之严诛于,即远窜乎夜郎。旋蒙恩以内徙于,赖天王之圣明。
秉外台之宪节于,赫金紫之辉煌。一朝去此而不顾于,飘然来即乎故乡。
嗟夫,食肉之多鄙于,人皆以衣锦为荣。终纷竞以火驰于,日炎炎其无央。
似夸父之逐日于,孰知暍而慕大清凉!吾览斯堂之名于,洒然如御夫北风之?。
追范蠡于五湖于,见伯夷于首阳。佩明月之宝璐于,然犹思乎褐裳。
厌鼎臑之盈望于,志不去乎糟糠。开北牖以仰视于,丹崖翠壁凛然冰壑之英。
恍乎雪山之阳于,冽冽乎冬气之长。朝受命而夕饮冰于,吾尝闻此语于蒙庄。
嘉君子之德音于,志志节之弥强。爰作赋以颂祷于,祈寿考之无疆。
庆自天源发,恩从国爱申。歌钟虽在馆,桃李不成春。
水折空还沁,楼高已隔秦。区区会稽市,无复献珠人。
少有王子癖,长怜此君雅。常嫌地喧窄,不敢谋潇洒。
昨日山客来,劝我栽砌下。感荷知我心,遂得移绕舍。
其中置磐石,可以措尊斝。于此更一座,以待违名者。
山禽时复来,清啭如郊野。其馀即无见,不辨春与夏。
吾惟厌时俗,人亦来者寡。顺然两无议,外誉焉足假。
新笋渐盈尺,新枝已铺瓦。燕雀勿相惊,深沈似隆夏。
东京多节士,我怀管幼安。腾身风尘表,宠禄宁肯干。
子鱼不相谅,高位屡超迁。腐鼠欲见污,闻之愧心颜。
皓皓由夷姿,迥出两汉前。彼哉阿世者,变灭同飞烟。
荣华神所戏,贫贱节斯完。此道匪难知,胡为人不然。
乌生八九子,寄栖秦氏树。初不巢人屋,于人无所预。
奈何秦民游冶儿,林间挟弹相追随。我肉不中登鼎俎,痴儿规我将奚为。
一弹中雏雏即死,阿母见之悲不止。忆昔生儿谋反哺,讵料雏成今若此。
我巢元自穿岩石,弹射纷纷应莫及。一朝邂逅秦家儿,离死毛伤真可惜。
吁嗟天地间,定数安可逃。嗤彼机巧徒,用智徒劳劳。
上林西苑有白鹿,虞人尚得菹其骨。万里摩天有黄鹄,后宫乃得烹其肉。
百尺深渊有鲤鱼,深钩密网取无馀。于乎物理有修短,祸福安得移。
修俟乃君子,乐天奚复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