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兰舟系处一骢嘶,个是桃蹊个柳蹊。山色湖光判断尽,只留花草待标题。
碧水涵秋空,幽花映奇树。茅亭四面开,是侬钓游处。
道人燕坐万缘空,栖凤亭深一径通。只有庭前柏树子,无言长日倚东风。
山亭折柳携君手。离思浓如酒。二天人远,霜寒雪冻,谁能禁否。
琴鹤萧然,囊无馀物。奏草怀中有。此行看取霖雨,苍生功名白首。
宛马来渥洼,?云无泥涂。朝辞蒲梢下,暮厕天闲居。
银锬何蹀躞,锦障时踟蹰。日刷三万里,何者为崎岖。
道旁有老马,骨相殊未瘏。岂涉太行险,却似疲盐车。
伏枥气瑟缩,夹镜朣模糊。不知金门式,较视将何如。
独恋栈豆恩,骧首看云衢。是时秋霖积,三刻沟难逾。
竛?移跬步,远羡湖上驴。湖上知可乐,但虑难求刍。
老马且自慰,慎勿悲饥驱。臣朔昔待诏,犹对侏儒吁。
识涂傥见用,迥立长风呼。图入玉花绘,牧有荐草濡。
努力向阊阖,九达皆夷途。
雨余景物幽,俯仰得清旷。南亭一登临,顿觉吟怀畅。
澄江作带环,翠岫开屏障。于时届朱明,平畴翻碧浪。
候鸟有佳音,流云幻奇状。好风递渔歌,落日闻樵唱。
平生厌浮华,山林秉微尚。何当释尘累,高步追禽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