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垣行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

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

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十月边塞寒,四山冱阴积。

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

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

可嗟牧羊臣,海上久为客。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猜你喜欢
败荷倒尽芙蓉老。寒光黯淡迷衰草。行客易销魂。笛飞何处村。
云寒天借碧。树瘦烟笼直。若个是乡关。夕阳西去山。
碧洞青萝不畏深,免将饥渴累禅心。
若期野客来相访,一室无烟何处寻。
暮上宁容燕作巢,土阶竹屋近诛茅。
深行乐地思招队,早悟危机欲绝交。
溪响隔溪来枕面,月光先月到林梢。
为官拓落真吾事,何用纷纷更解嘲。
桂苑旋生凉思,银河左界秋高。纤尘不动湛清霄。皓月照人偏好。
诗为情多却减,酒因愁里难销。一声羌管梦魂劳。可惜风光虚老。
独宿禅房清梦断,鸡声唤起晨钟。出门晓月耿寒空。小池凝辈翠,竹外跨飞虹。
梅坞不知何处了,傍篱临水重重。啸歌都在冷香中。人间那有此,天上广寒宫。
灯火隔帘明,竹梢风雨声。诗篇随意赠,杯酒越巡行。
漫唱江朝曲,闲征药草名。莫辞终夜饮,朝起又营营。

我爱山松好,云埋常不老。几度春风吹更绿,胜似逢瀛美三岛。

石径闻蕊馨流泉,嫩青草草青啼鸟。涧边幽玄鹤,摩空来晨蚤。

锦衣队列出山阿,饮客婆娑归更饱。山清水清我亦清,有秋足我斯民宝。

纵识朱砂及黑铅,不知火候也如闲。
大都全藉维持力,毫发差殊不作丹。

明河发咏启西昆,沈宋佳篇与细论。独有吴兴钱吏部,能从小谢问觞源。

草履为冠松作钗,一般潇洒眼头乖。
语音只在风檐下,终日无人不下阶。

昔与子周旋,揽镜头俱黑。今与子别离,鬓边丝堪织。

黄鹄畏网罗,紫燕悲伏枥。自顾无蛾眉,众女空见嫉。

执戟杨子居,门卒梅生职。迟回陟羊肠,踟蹰弃鸡肋。

徒步出北门,雨雪霏霏湿。偶逢淮海人,问子近消息。

惆怅吊长沙,贾生在胸臆。

晏斋生理比何如,破砚今来亦已枯。珍重此君为耐久,澹然相对祗清癯。

山绕高楼水绕廊,乱蝉分梦隐匡床。平桥过两晚荷立,曲渚添潮新荇长。

遁世丘樊忘岁月,存生鸥鹭恋林塘。微吟间步竹西岸,怅望伊人自一方。

溪北溪南两玉屏,雨余岚气倍青青。但教山色终年好,何碍柴扉竟日扃。

竹瓦小楼延午话,石床残暑坐风棂。酒阑笑索林间味,知有园蔬万菌钉。

少年采三秀,同心遗所思。臭味欲常好,聚散无定时。

坐我绿窗下,风雨愁鸣鸡。菜根亦有香,弹铗者何为。

腊月湖波稳,乾坤自混茫。
烟霜弥四泽,水气隐三光。
尽日闻渔鼓,高云辨雁行。
孤舟兼晚岁,去路总他乡。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少室单传,衲僧巴鼻。
碓觜生花,驴鸣狗吠。
厕坑筹子念摩诃,惊起法身无处避。
无处避,若为论,
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

潭底谁将仙桂芬,天香缭绕净尘氛。珠浮沧海涵清气,人在琼楼唱紫云。

下榻那寻徐稚子,当垆拟对卓文君。龙宫一阵金风起,无限琼波皱玉纹。

客游随处是通津,名姓传留迹未陈。烟月画图江路景,莺花红锦帝城春。

别筵信宿歌骊急,归袂迎风拂酒频。千里相思如可寄,锦笺多托往来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