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我思仙人乃在玉尘金鳌之两峰,以松为巢云作宫。
白云松下来,夭矫如飞龙。仙人骑云与天通,朝游蓬莱暮崆峒。
东分断鳌足,西擘三芙蓉。兴来醉泼金壶汁,元气淋漓鬼神泣。
八窗虚明白日寒,万壑㟏岈翠涛湿。昔年曾画匡庐山,置我采药山之间。
别来仿佛三十载,杏花落尽青春閒。昨日相逢卧云者,因之欲访长松下。
白云悠悠江海空,瑶草金芝共谁把。山中之人招不来,琥珀夜光生紫苔。
天寒茯苓傥可寄,与子跨鹤登瑶台。
镇蜀功高气渐雄,荒心佛度慕纱笼。七层杰阁今颓剥,半入雨花烟草丛。
一从君别后,蒲草坐高幢。响梵钟敲梦,栖禅云到窗。
浓烟吞远岫,浅水接轻艭。月色裁眉叠,灯花吐眼双。
骚场分玉楮,曲部倒银缸。衣钵身閒住,旗枪舌战降。
城深迷故苑,岸曲泻奔泷。僧影看癯鹤,花关吠小尨。
吟中怀赤帜,句里话澄江。鸟篆镂苔璧,龙精触石矼。
竹枝翻旧曲,杨柳入新腔。几度寻幽侣,其如隔海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