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朝望吴都城,夕入吴都郭。目送三江流,心怀五湖乐。
吴都郭外阊门西,阊门女儿娇欲啼。锦屏朱户唱桃叶,青丝玉壶唤客提。
皋桥泰娘年十七,起舞持杯向人泣。揽环掩袂不胜情,自说吴都异前日。
忆昔吴王都此邦,馆娃宫中兰麝香。三千珠翠空成队,十二金钗谩作行。
梧桐园中梧叶秋,西风飒飒吴王愁。黄金白璧竟何在,昨日红颜今白头。
可怜不特繁华事,富贵看成草头露。故国山河今已非,姑苏台前鹿麋路。
劝君对酒莫言归,华堂一曲白纻衣。千年往事如流水,且向尊前醉落晖。
严更柝静不闻喧,火队星车次第奔。杨柳无根莺并宿,梅花欲落蝶双翻。
楼船飞鹢行平陆,卉服驯师舞戟门。熢燧时平无用处,化为银烛照金尊。
四并堂中别公去,四至堂中傍公住。也知公未到斯堂,光辉照遍淮南树。
淮南遗泽海陵长,绍圣名齐有美堂。康乐达人绵祖德,士安惠政满江乡。
绣衣借寇从来有,六州霖雨争骧首。夹道焚香送使车,问公还忆棠阴否。
宣慰欣传简郑韩,簪缨休作尚衣看。堂帘一德承恩易,节钺重来异数难。
圣心独眷江南重,盐梅好作和羹用。早识元龄公辅才,待偿昭达台垣梦。
蜀冈公燕狎烟霞,别馆题襟护碧纱。翠饮玉炉三涧雪,红簪金带四围花。
致亲许我听官鼓,绛随才愧兼文武。八表间停南浦云,一鞭催踏东华土。
甓社珠光照海东,屋梁颜色正思公。江山夜共冰轮影,丝竹秋生绛帐风。
蕙{木边}仿佛看题字,匆匆廿七年前事。当时童子问何知,此日勉为清白吏。
月阙微名阚泽惭,祝公开府又东南。魏公昼锦堂成后,六至还应续美谈。
支公同作社,散木自名园。剩水鱼分族,归云鸟候门。
亭漪涵药圃,屋牖睹花源。近向丹经注,柴桑短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