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北望戏马台,荆榛满中路。英气一何多,怀古渺难溯。
山河腥日月,虎豹沐雨露。累累楚猴冠,异哉天所赋。
岂无济川才,淹留秋又莫。清风从何来,洒洒定吾故。
赠我金琅玕,凿落双鱼素。
趁潮来,横桨去,荡漾在烟渚。湿柳濛濛,鸥语杂弦语。
恰亏瘦影相看,翠罗袖薄,耐一夜,灯边凉雨。
梦无主。不知此夕楼台,月色照何许。无奈思量,不合那回住。
更堪天远山横,江平星淡,只三两、乌鸦啼树。
征南开府最能文,春雁归时一札闻。纵使郢中歌是雪,风流谁更似王君。
碧天飞上烂银盘,此夜清光到处看。云絮逐风还片片,露珠垂叶正漙漙。
尊前香喷黄金鸭,空外笙来白玉鸾。欲诣姮娥一问讯,只疑高处不胜寒。
相逢道人漆双瞳,衣衫零落迎秋风。甘将百骸作泥土,冷笑万事如展蓬。
当今祖道薄如纸,瓦缶雷鸣闹人耳。正音却作一线悬,两手枕胸泪如洗。
行行不惜两茎眉,魔宫虎穴俱探窥。山穷桥断始得路,伎俩尽时方见伊。
礼容盛,尊俎列。玄酒陈,陶匏设。献清酒,致虔洁。王既升,乐已阕。
降苍昊,垂芳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