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恋恋欲报恩,岁月犹过隙。常恐寸草晖,终负阳和力。
万钟非所养,所重在以色。庶几参与骞,不独慕今昔。
千寻用或短,乃未及咫尺。哀哉过隙心,泪尽坟草碧。
坐见食亦睹,幽明固无隔。蒸尝虽其时,要是未为得。
诗书圣人事,力久真自积。卷舒岂他人,忠孝均我职。
尚容表龟趺,过者必此式。长江会生尘,德辉何可及。
乘风万里,看片帆、剪破大江秋色。天水苍茫明月涌,约略槎浮今夕。
瓜步潮平,海门露冷,雨点金焦白。玻璃世界,晚山难辨遥碧。
我欲闲却红牙,换来铁板,试与坡翁说。星使闽南持节去,惊起鱼龙能识。
谏草焚馀,诗囊贮满,赋有淩云笔。画中何处,蓬瀛飞下仙客。
冬之日何速,夏之日何迟。山中无历日,迟速两不知。
铜驼榛棘话酸辛,东涧盘旋剩旧身。碑碣大书杨左传,前朝公论借斯人。
涂抹新辞帖括酸,亲民吏未是粗官。一方初植甘棠荫,卅载曾安苜蓿盘。
南宋旧闻诗料在,西湖胜地画图看。伫听循绩传都下,莫怯清风两袖寒。
下马玩密绿,山静闻激湍。与子坐石桥,风入青琅玕。
是时望鹤鸣,峰名。亏蔽松林端。初日上左蠡,气势高且寒。
古人耻束带,鸿毛视一官。遗徽传今古,慷慨诚为难。
吾谓守不固,一出良足叹。故里有名胜,何事他盘桓。
金庭郁参差,云气张绡纨。他年著书毕,直去骖青鸾。
心,三星中央色最深。下有种卒共十二,三三相聚心下是。
一盏禅镫四壁红,桑城荒影踏冥濛。为寻马券迟僧寺,谁捏鸿泥塑长公。
石版漫镌三过字,布帆轻趁两番风。越来溪上年年住,我亦家山在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