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洪阳殿读豫章四首 其四

王阳方结绶,贡禹亦弹冠。虞卿为其友,解印去邯郸。

千金重然诺,百折不辞艰。穷达相与俱,飞沈岂异端。

末世逐荣宠,斯道亦已难。袅彼女萝枝,缠绵诚可叹。

君为千尺松,我为一握兰。兰松不相结,惟以共岁寒。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宁亲为令子,似舅即贤甥。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
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
才名旧楚将,妙略拥兵机。玉垒虽传檄,松州会解围。
和亲知拙计,公主漫无归。青海今谁得,西戎实饱飞。
严陵滩势似云崩,钓具归来放石层。
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续续露蛩鸣,索索风梧语。瘦骨从来不奈秋,一夜秋如许。
簟冷卷风漪,髻滑抛云缕。展转无人共此情,画角吹残雨。
子云壮岁雕虫感,掷向洪流付太虚。
从此不挥闲翰墨,男儿当注壁中书。
天上图书群玉府,仙晨日月道家仙。
行行合在烟霄地,去去犹参论譔班。
使者绣衣看更好,从官华橐未应悭。
褰帷了却江东事,不到终更便赐环。

皎月每教云掩,好花都为香消。何须学共斗山高。

反被浮名误了。

天气阴晴不定,世情反复堪嘲。茫茫宦海足波涛。

毕竟知音人少。

向夕问舟人,吴江将至否?须傍微月中,系船好沽酒。

每闻噬指怅音迟,秣马晨征浥露滋。企望高堂华若锦,宠衔王命贲如丝。

帘前爱日鞲时卷,袖里清风橐自垂。无限天伦离合意,开颜加膳更含饴。

白玉如蟾俱是妄,青天指月亦非真。武夷洞里曾相见,却是寻常劈篾人。

天都夐出诸峰上,曙色岚开逸兴催。半壁暗泉吹冷雨,悬崖飞瀑吼晴雷。

白云缥缈仙乡远,碧落高寒俗驾回。自笑生平爱清境,冥搜不厌历崔嵬。

东林何殿是西邻,禅客垣墙接羽人。万乘游仙宗有道,
三车引路本无尘。初传宝诀长生术,已证金刚不坏身。
两地尽修天上事,共瞻銮驾重来巡。

凤炬尚留残泪,鸭炉犹袅馀香。鸟声惊起江南梦,檐额透晴光。

淡淡烟笼竹径,霏霏露湿花房。粉须闲数芳丛里,蝴蝶上钗梁。

期君速行乐,不要旋还家。永日虽无雨,东风自落花。
诗毫粘酒淡,歌袖向人斜。薄暮忘归路,垂杨噪乱鸦。

星织乌同织,鹤闲鸥亦闲。问君离俗久,何事落人间。

末伏秋无雨,残歊昼掩关。寒泉聊洗耳,清冷似吾山。

名为淡紫遍身明,项如青靛齿紫红。
头上三尖腰要阔,战得场中不敢逢。

群生依候变,久寂亦心惊。迹作随乡客,愁因逼岁情。

空花宜冷发,孤月带寒明。欲问江潮意,春声几日生。

吃粥了也洗钵盂,已是分明说向渠。
有时冷地思量著,点铁成金举世无。
玉佩丁东下界闻,天风吹动碧霞裙。
刘郎跨鹤游三岛,王子吹笙到五云。
洞府夜光传玉印,石坛月色礼茅君。
若逢天上吴仙子,应问丹砂成几分。

日斜孤帆旷,夔城始在地。渡头散人声,山色低鸟翅。

不知江未束,误谓流已肆。虽殊安土情,似缓惊波意。

入舟庆老母,出舟穷远视。西知天有余,东望峡已閟。

却问滟滪堆,长年烦指示。奇姿混黛色,少小知名字。

失之晚饭间,颇自嗤俗吏。无心计象马,且喜蜀道易。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