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一麾谬作东诸侯,邂逅两玉陪遨游。引泉叠山作竹洞,持以奉客充淹留。
㶁㶁清流出潭底,辟疆万个那胜此。奇礓文六照幽亭,雅称幼舆岩石里。
人所应无君尽无,哦诗拥卷穷晨晡。指物程形直题署,便欲相称诗董狐。
云水相从乐复乐,汝阳太守自宾幕。不用飞章乞会稽,耸秀交流看岩壑。
路到阳关天尽,马过青海风轻。夜泛蒲萄酬壮士,晓拨琵琶唱征声。
散衙新句成。
画角声中秋社,雕旃影里春耕。高坐春烟三月静,归卧淞波半剪清。
休论身后名。
色舞眉飞夜论文,天涯意气最怜君。相期海上归来日,王寿山头话白云。
仄径盘纡入翠微,万峰回薄敞岩扉。洞中白日朝相荡,谷口游云暮自归。
近榻诸天陪语笑,深冬百卉转芳菲。一尊径傍霜威醉,夕露何妨湿满衣。
疏斋落落谪仙才,句曲名山数往来。日读茶经医酒病,春从邻舍觅花栽。
昔年奏对含鸡舌,今日登临独凤台。赖有閒居唐别驾,寻诗猿鹤莫惊猜。
兽环鱼钥开九门,长刀闪月如云屯。军中置酒毛发立,楚汉瞋目争乾坤。
楯上切肉衫血涴,白璧入手玉斗破。悲风烈日吹秦声,赤龙将飞沐猴卧。
项庄项庄君莫舞,以力取人天不与。明珠美女弃若遗,谁遣骊山作焦土。
战旗高高日向曛,天空云散犹待君。汉王夜走灞上路,纪信成灰范增去。
五纬明明一鉴昏,斯文吾已愧专门。直教汉法称无害,犹恐秦人议少恩。
审乐岂能遗律吕,采芳终拟得兰荪。胸中故有青藜焰,梦里从渠墨水浑。
江流澄色碧于苔,夹岸山花次第开。柔橹声声向晚转,轻帆片片逐风回。
闲云缥缈横遥渚,疏雨空濛洒落梅。可是虚无图画里,支筇徙倚漫徘徊。
秋江鲤鱼吹浪花,秋江暮寒生绿沙。阑干女儿小垂手,挽起玄云堆鬓鸦。
明妆宝幄开筵促,估客缠头锦千轴。白项老乌啼向人,恰似当年耳边曲。
当年醉宿倡家楼,就中尤数清溪游。溪流九曲一明镜,水晶帘额珊瑚钩。
乌衣诸郎白翎雀,梨园子弟黄幡绰。过江人物最风流,纵饮高歌杂谈噱。
入门下马气吐虹,座客谓我周盘龙。我时坐上语不发,一饮欲尽三千钟。
银河翻空向身倒,映我玉缸颜色好。酒星摇摇如劝人,直唤麻姑下蓬岛。
烛奴浓笑擎荷盘,二十四枝吹欲乾。红镫须臾滚檐角,恰照高楼上丝竹。
秋空四起响蜀弦,玄猿绿罴飞满前。此时素娥正悄悄,欲落不落西山巅。
当头明月不可掇,过眼悲风那堪摘。美人可惜尽如花,一别云端两超忽。
扁舟飘泊横江渚,风月年年浩无主。夜来愁思落谁家,自抱琵琶不知处。
吴弦续续弹楚歌,楼头夜宴秋江多。秋江呜咽秋风波。
芙蓉醉倒颜微酡,少年不饮奈老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