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飓作海浑,天水溟濛。云屯九河,雪立三江。我不出门,寤寐北窗。
念彼海康,神驰往从。
迂辛与臞元,得句犹有味。颓垣敛暝色,深竹贮秋气。
青嶂拥晴沙。几簇人家。眼前桃李艳于霞。知费天工多少力,酿就繁华。
烟水望中赊。绕径桑麻。武陵何必更浮槎。长昼愔愔无个事,看放蜂衙。
霄汉分明五指开,孤城南面送青来。
诸峰罗列尊初祖,大海鸿蒙辟俊才。
关外已闻驱虎豹,云中何事幻楼台。
桥门日夕看山色,天马行空亦壮哉。
身共寒云入庾关,海天栖泊是家山。病来键户三秋寂,老去休心尽日閒。
犹喜故交飞尺素,时吟高咏落前湾。池莲风起霜钟动,莫惜巾车时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