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王昭君

汉使南还尽,胡中妾独存。紫台绵望绝,秋草不堪论。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猜你喜欢
昨夜秋风到汉庭,又催鹏翮上青冥。
同年前有三人杰,浑化今联行佛经。
路入桂花通月府,笔摇霜气动文星。
宫商十四弦俱应,总向祁山一处听。
天地有大德,好生洽民心。
炎云涨毒暑,此风散重阴。
欲驱冞旬热,忽作三日霖。
人物荷造化,喜归田亩深。
利觜由来得擅场,尽迁豪富入咸阳。
属车夜出迷云雨,峻令朝行剧虎狼。
前殿建旗夜紫极,东门立石见扶桑。
从臣嘉颂徒虚美,不柰卢生谶国亡。
香醉人寻梅坞,马嘶声度云坳。
急把柴门深掩,从教小外推敲。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帏独。眼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隔江东望越州山,七载重来喜破颜。
却数故人今几在,一襟清泪湿潸潸。

春水骎骎抹旧痕,儿童乘浪戏青云。去如跳鲤忽惊散,来似游凫还作群。

先生名不死,三百几年间。
白首吟唐世,清风起越山。
遗编流自久,异代许谁删。
远裔传能事,斯文气欲还。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仲冬二七,算良期须果。
若再沉吟甚时可。
况熏炉渐冷,窗烛都灰,难道又各自抱衾闲坐。
银湾桥已就,冉冉行云,明月怀中半霄堕,归去忒匆匆,软语丁宁,第一怕,袜罗尘涴。
料消息青鸾定应知,也莫说今番,不曾真个。

三闾多微言,游仙托荒诞。追琢风谏心,光彩争云汉。

离骚能好色,九章多怨叹。洋洋变风雅,发愤成波澜。

苟非宋玉招,精魂方越散。

漫翁身上霜可刮,酒未醒时诗已发。急放人去守船门,恐向河中捉明月。

古树春风入,阳和力太迟。莫言生意尽,更引万年枝。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渔樵无话说。

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一家远隔万重山,古道人稀独自还。夜月屡倾燕市酒,春风不度雁门关。

晴天雨散千峰外,野屋云生半席间。兄弟何时重会面,灯前相对话时难。

送别应思旧所经,秦川花柳短长亭。三峰高拊仙人掌,万里先占使者星。

锦水东流江月白,潼关西去蜀山青。当年不尽登临意,待尔重镌剑阁铭。

临池少习平原书,名山灵迹尊麻姑。关河迢递不可到,蔡经故宅知有无。

今年西江奉使节,秋风一棹来仙都。芙蓉万萼插天表,骋睇已觉襟怀舒。

傥令策杖踏烟月,快饮玉露餐云腴。一双尘足苦缠缚,咫尺仍复千里如。

桥通三峡自矹硉,杉列七星犹盘纡。清音往往下鸾鹤,闻有云马驱风车。

仙人讵必吝麟脯,俗子自欲沈泥涂。酒帘竞署麻姑字,一瓮空向街头沽。

雕栏笼鸟无声。耽窗明。两两黄蜂抱蕊、刺纱棂。

凭湘几,匀银管,画绡屏。印出些些花样、粟纹轻。

黄冠具行舆,邀我游栖真。
山家杂水树,野径横荆榛。
长松卧苍蛟,乱石错紫鳞。
委曲至洞府,积雪开双门。
结顶宝盖高,下可容百人。
神仙独何之,棋局今犹存。
翠子拂不落,衣袖生清芬。
山间局未终,浮世三千春。
安得从之游,一笑凌层云。

窗明临片石,几净对幽琴。空境超非想,无弦有至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