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大桧长百尺,根如车轮身弦直。壮夫连臂不能抱,孤鹤高飞直上立。
狂风动地舞枝干,大雪翻空洗颜色。人言此桧三百年,未知昔是何人植。
君家大夫老不遇,一生使气未尝屈。没身不说归故里,遗爱自知怀旧邑。
此翁此桧两相似,相与阅世何终极。汝南山浅无良材,栎柱栋椽聊障日。
便令杀身起大厦,亦恐众材无匹敌。且留枝叶挠云霓,犹得世人长太息。
但见风来摇翠尾,那知露下濯红英。色空须信元同体,谁把丹青与染成。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浩荡万里流,屹立万古壁。下有鲛人居,沈冥不可识。
真宰欲献奇,冲波为洗剔。恍尔日御来,呀然坤维坼。
云去挟飞樯,涛来溅坐席。涧隈涸细鳞,雪乳县伏翼。
四顾若已穷,傍有梯空石。与客倾一卮,呼童进双屐。
陋矣三台名,此岂五丁力。
中园赋与五云记,元献遗文足传矣。千载惟称《珠玉词》,二晏相辉真父子。
慈溪仁和发幽光,安次晚出加张皇。人生遭遇如同叔,何用辞章较短长。
积冰盈四衢,言赴江都约。座中四五人,顾盼皆英倬。
主人兄弟贤,爱客善谐谑。周生本不羁,忽尔过三爵。
惛惛弄明琼,卤莽呼凿落。华镫吐焰微,霜月逗帘箔。
夜分客未散,都觉鼲裘薄。屣履下阶来,一醉忘酬酢。
空负拍浮名,不复胜杯酌。岂意仆射酒,竟类羊公鹤。
长风沙,风沙不断行人嗟。行人嗟,奈君何。南风正高北风起,风船初湾小船喜。
移船更近风船头,不独风沙夜可忧。但祝行人好心事,长江何处是安流。
茅屋参差数株柳,时平尚置官军守。青裙老妪诧鲜鱼,白发残兵卖私酒。
鱼贱可买酒可沽,他人心事知何如!
一点刚风削玉蓉,仙山肺腑閟重重。眼穿上界成官府,舌卷西江得祖宗。
鹫岭鸡峰浑未到,龙湫雁荡岂多逢。年来卧病吾环堵,负却诗家九节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