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韩郎牡丹迹已久,殷七杜鹃名谩新。何似熙熙行阙里,花随和气四时春。
昨日游东城,今日复南陌。偶逢素心人,把手便欢适。
一谈复一笑,不觉日西夕。骑马穿市桥,矫首望林隙。
归来掩关卧,尚恨为物役。四论喜僧肇,玄文笺陆绩。
会当投绝学,缮性终何益。
湖光漠漠水禽飞,堤柳斜斜带夕晖。
二月江南好天气,初阳台上惬春衣。巾子峰头舣钓船,初阳台上坐鸣弦。
出云高树明残日,过雨苍苔泣细泉。绝俗谁能继高躅,凌云我欲学飞仙。
还家正恐乡人间,化鹤归来知几年。
雪爪尘空,巢痕梦冷,秋斋最苦怀人。种遍琅玕,清阴一角芳邻。
近时怕认春明路,对西风满目愁氛。听吹来一晌,萧萧绿黯疏筠。
天涯朋旧偕情话,看篆烟同袅,佳茗同温。写入新图,分明朗月前身。
眼中无限沧桑感,待佗年齿印重寻。且今朝野坐修篁,索句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