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忠仍孝,词林博更宏。牧羝无是子,雏凤有难兄。
谁谓身非达,其如道不行。青蝇满天地,白日转清明。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荼亦苦于常荼。其洩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北人重御冬,菜茹多旨蓄。芥美在霜根,下体甲诸蔌。
秋脍用多馀,瀹汤杀其酷。芗料体屡加,茴香与椒目。
实之大小罂,卵盐相渗漉。封口水泥坚,芬馨瓮中复。
一闭天地房,氤氲历凉燠。出之佐齐豉,辛脆宜糜粥。
膏腴餍饫时,爽口凭一匊。薄切蜩翼微,三朝无白醭。
下酒废烝雏,烧雉及腒䐹。浙东糟笋苞,吴阊䤉莱菔。
莴苣称秣陵,黄芽说安肃。岂如斯味嘉,嗜之非口腹。
性温夺七菜,宁惟胜榆肉。荼苦既不同,荠甘亦非族。
使君撤俎时,以兹雪公餗。马驮自宝坻,羸瓶苦不速。
故乡风味存,和调自家督。北人喜芳辣,姜桂日餐服。
牲用煎茱萸,濡鱼多实蓼。贵以辟天寒,口体非相逐。
化食通五中,为菹及金伏。岁暮百草萎,市无生菜鬻。
腌者先温菘,藏者及蘡薁。地炕蕴火多,郁养催瓜菽。
冬生物性违,非时嗟彊孰。在芥虽易生,秋收忌霜触。
富家千甔瓵,于芥靡赢缩。贫亦拾滞遗,寒争一日暴。
宁如我岭南,腊月嘉蔬足。三蒿与二蓝,纷葩滋五沃。
莙荙蔽田塍,菠菱弥水澳。一稞三两钱,畦畦杂穜稑。
叶青连露葵,花黄若时菊。冰雪昧平生,微雨时膏沐。
人家菜脯稀,鲜食乘芳郁。蓣芋如丘山,为饭代粳粟。
豕饲馀芜菁,马衔兼苜蓿。芥薹四尺强,芼羹亦碌碌。
茎股九蒸晒,间用吴风俗。野人方灌园,荷锄先僮仆。
三餐厌葱韭,匕箸惭华屋。从君乞此方,今冬作数斛。
南中水土殊,滋味恐未淑。须君岁见贻,银鱼及醽渌。
群峰卓铦锥,罗列太虚表。飞鸢飏清昼,错认抢榆鸟。
我投公宇中,新旭半扉晓。苍烟淡数抹,渐放林庐小。
脱叶竞飕飗,渔舟纷缥缈。差池幽讨心,迥与川云杳。
疮痍奈满目,敢独念轻矫。薄暮犹虎声,不风波沸沼。
何当布罗网,此物驱除了。括我风月囊,归与春事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