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山与酒徒别

野客本无事,此来非有求。烦君徵乐饯,未免忆山愁。
红烛侵明月,青娥促白头。童心久已尽,岂为艳歌留。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振廪縻金气自和,政声谁为勒嵯峨。
牛羊垅上饥民绝,鹅鸭池边勇士多。
政胡尘满野,问谁与、作坚城。有老子行年,平头六十,无限声名。向来试陈大略,便群儿、啁哳耳边鸣。争识规模先定,破羌终属营平。吾心惟有忠城。羞媚妩,做逢迎。谓干戈锋镝,动关民命,此不宜轻。听渠自分勇怯,奈何他、天理若持衡。只把从前不杀,也应换得长生。
衣冠古雅御风行,为我迟留半日程。
未盍簪时劳梦寐,一倾盖后见生平。
相看惟有兴亡叹,欠死难将出处评。
回首梅花古松下,忍寒终不惹春情。
半生习气,被风霜、销尽头颅如许。七十年来都铸错,回首邯郸何处。杜曲桑麻,柴桑松菊,归计成迟暮。一樽自寿,不妨沈醉狂舞。
休问沧海桑田,看朱颜白发,转次全故。乌兔相催天也老,千古英雄坏土。汾水悲歌,雍江苦调,堕泪真儿女。兴亡一梦,大江依旧东注。

君恩岁序两俱新,鸾诰叨荣鹤发亲。天上龙光疏雨露,堂前燕笑寿松椿。

孙枝子舍皆腾踏,兰省璧池交问津。此去椒盘重献颂,斑衣中有绿衣人。

天然姿媚。比向梅花应不异。一斛珍珠。得似鲛人泪点无。

文园老去。恨煞无人能解似。我见应怜。不索长门买似钱。

大定非关隐,魂清自可人。而今应度者,不是宰官身。

老屋三间下。看眼中、头颅如许,君其健者。何不弯弓驰猎骑,飞雁翻身仰射。

知未了、男婚女嫁。郑婢萧奴齐侍侧,奉夫人、小摘香盈把。

饶此乐、自当画。

史公奔走真牛马。且旁观烂羊牵犬,人奴笞骂。我欲岑牟披单䘨,揎袖鼍皮亲打。

否则种、梅花绕舍。酌酒唱君新乐府,赚细君、割肉明年也。

英雄泪、如铅泻。

近哭孟光死,伤多病有因。不堪衰族里,顿失老成人。

生气不借谷,冥羞空荐蘋。桥头思健步,已负野梅春。

范蠡张良当日悟。得宠还惊,防患寻归路。若恋功名尖险处。

如何却得蓬庄住。

或问扶风缘甚去。京兆风仙,远远亲来度。便觉灵明常有主。

从今直入长生户。

默也相从久,吾心念汝多。又为江汉别,空觉岁年过。

气习须消靡,工夫在讲磨。惟应介如石,人事易蹉跎。

跳珠滴露雨初停,为爱宵凉泛小舲。青柳袅风丝细细,白莲扶月玉亭亭。

依微烟抹山坳树,散碎镫摇水面萤。诗就长吟殊自得,游鱼几队出波听。

朱明在离。日长至。候气而动。徵为事。六乐成文。从之备。

抱痾辞承明,买舟溯官闸。袢襟正无悰,篷底可容纳。

舳舻尾相衔,密次若鳞甲。忆初离神京,馀暑尚挥箑。

淹留近秋杪,朝爽欲添裌。纡传进元策,走介奉一札。

使君适分监,赢缩制有法。得书即欣然,爱我踰素狎。

遣驺护轻舟,快若历三峡。乡心鹰脱鞲,野性兕出柙。

昔忧阻殽渑,今喜泛苕霅。黄芦间蒲稗,绿藻唼凫鸭。

舒怀对幽景,寓目成画夹。公堂为展席,觞客礼意洽。

病予难却酒,亦复饮盈呷。吁嗟逆旅途,知己元不乏。

相期远大器,留诗当盟歃。感篆辞则长,欲赋惭韵狭。

何年鬼斧开形胜,此日词人作壮游。吞壑岚光溟晓日,映岩树色澹清秋。

高盘睥睨红尘断,绝顶徘徊紫气浮。纵览巨灵真法界,何须海上觅丹丘。

竟欲忧天坠,苍茫百虑侵。登楼王粲泪,蹈海鲁连心。

事过惟耽酒,悲来转废吟。诛茅向何处,愁对碧山深。

造物巧钟赋,新腊报花期。江梅清瘦,只是洁白期芳姿。

我欲超群绝类,故学仙家繁杏,秾艳映横枝。朱粉腻香脸,酒晕著冰肌。

玉堂里,山驿畔,最希奇。谁将绛蜡笼玉,香雪染胭脂。

好向歌台舞榭,斗取红妆娇面,偎倚韵偏宜。羌管莫吹动,风月正相知。

压波桥外同仙鹊。记醉别、杉青北。隔年扶屐到花溪。

正是收灯春夕。东城书屋,雪中径悄,点点寒梅白。

蒋陵秋雨飞帆席。便问我、荷衣客。平明相送玉阶行,检点旧分双笔。

到时应见,宫眉紫袖,把一缕、红丝量日。

枫桥路,烟水正迢迢。欲向东君寻旧约,渚花岩月两无聊。

孤负是春宵。

人何在,独倚赤栏桥。遥忆去年樱笋候,画船红烛听吹箫。

往事更魂消。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