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自述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山居士,人还没有老心就懒散了。喜欢学道的人,家中里办了读写用的竹九、憩坐用的蒲团、煮茗用的茶碗。有青山可以观赏。筑有小茅屋三间,再开辟一条小径,俯视溪水,将高大茂密的竹子栽满屋子的四周。
有客来请自便,随分吃一点家常饭。如果愿意小作停留,再置薄酒,喝它两三杯。吟味诗歌、自制曲子,风和月任人招呼。身外之事。我都不关心,自会有天公去管。
注释
蓦(mò)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蓦溪山》等。双调八十二字,前片六仄韵,后片四仄韵。亦有前片四仄韵。
山居士:词人自号。居士:犹处士,古代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蒲团:信仰佛、道的人,在打坐和跪拜时,多用蒲草编成的团形垫具,称“蒲团”。
茗碗:煮茶用茶碗。
随分:随便。

赏析

  词的上片主要描述词人所处的生活环境。起笔自报家门,直陈心迹,态度散漫,老气横秋。“未老心先懒”,词人还未曾衰老,却看透世情,失却斗争与进击之心的消极精神。颓莫大于心懒。然这种状态不会是天生如此,而或是人生灾厄、磨难使然。词人从自号、自诉心志到下文铺陈居处条件与处世态度,均浸染了道家的简淡无为。“爱学道人家”以下统承“心懒”而来,极言日常需求的简便。先言用物,“办”字领起,只办读写用竹几、煮茗用茶碗、憩坐用蒲团。次言隐居生活环境,买青山一角,结草屋三间,小径通幽,清溪如带,绿竹绕宅。这里没有侯门深宅的楼台广厦、高车驷马、酒绿灯红,没有烦闹的送往迎来,没有无聊的笙歌宴集,没有不测而至的风云变幻。这里的主人可以焚香煮茗,倚竹闲吟,登山长啸,或垂钓清溪。假如人世间没有民族与家国利益需要去奋斗,这种生活方式也许无可厚非。然而这正是南宋倾覆前二、三十年间,战云四合,血雨飘风,词人躲进青山,不免过于冷漠,过于忘情。

  词的下片叙述自己待人处世的方式和态度。“客来便请”,一个“便”字,既无热情,亦不冷面拒人于千里。抽身世外而并不与世隔阻,清高中含着通达。“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仍旧是待人以不即不离。词人老实道来,始终没有斩断与尘世关联的尾巴。“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既应开篇“懒”字,又呼出下文“不关心”云云,是说随意写点文词,吟风弄月,而决不关涉邦国民生。“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是“风月任招呼”的进一步渲染。但说多了,似乎反出破绽,“不关心”反而像是并未忘怀。天公,天地造化;或另有人事所指。那么末句则是一种对于“管”者有所愤愤的讥诮。联系他也曾那样地想参预与投入,那么这消极里或都含着对于“管”者、统治者的无能的愤愤之音。当然字行间的这种声响极其微弱。

  全词措语平白,疏于锻炼;顺序而写,无意谋篇。唯用意老实,接物通达,于世情世事并未完全忘怀,故不妨一读。

创作背景

  词人大约生活在南宋倾亡前那段社会动荡时期。由于对现实的悲观失望和道教无为思想的影响,词人养成了淡泊名利的性格,于是避开了热闹尘世,过起了隐居生活。这首词大约作于这一时期。
  [约公元一二oo年前后在世]字谦父,号壶山,南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文笔高绝,当代名流皆敬爱之。与戴复古尤有交谊。他的词集名渔樵笛谱,《花庵词选》行于世。
  猜你喜欢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
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病守江城眼暂开,昔年吴越共衔杯。膺舟出镇虚陈榻,
郑履还京下隗台。云叶渐低朱阁掩,浪花初起画樯回。
心期解印同君醉,九曲池西望月来。
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
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
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
气出海生日,光清湖起云。
水乡尽天卫,叹息为吴君。
谋士伏剑死,至今悲所闻。
叹此微末迹,见公三十年。
贵为天子相,能择大夫贤。
东第门阑在,南州陇隧延。
立碑思叔子,堕泪岘山前。

拟把高天补,曾将巨海填。犹残如蜗练,尚带祖龙鞭。

势重坤舆壮,根深粤峤连。孤骞抟鹫羽,突立冠鳌颠。

锡号俄三品,论材但一拳。谁令此奇伟,偃卧独魁然。

岁月川流驶,风霜行路难。
忽闻喧怒瀑,始觉上层滩。
月落鸡声晓,沙空雁梦寒。
云林摇落尽,敢卜一枝安。

析尘妙质本来空,更积微阳一线功。照夜一灯长耿耿,闭门千息自濛濛。

养成丹灶一烟火,点尽人间有晕铜。寄语山神停伎俩,不闻不见我何穷。

夜来龙具冷,有客厌长安。去国朝衣缁,还家楚叶丹。

雪情欺酒薄,月思拂琴寒。只待东风起,林莺振美翰。

夜深剪烛醉花间,襟袖沾香未忍还。肯结寒梅为姊妹,秋风春日伴孤山。

谁道剑池今已荒,有时光怪此何祥。平生自省惭多识,曷日乞灵亲炷香。

西北秋风至。
楚客心悠哉。
日暮碧云合。
佳人殊未来。
露彩方泛艳。
月华始徘徊。
宝书为君掩。
瑶棽讵能开。
相思巫山渚。
怅望阳云台。
膏炉绝沉燎。
绮席生浮埃。
桂水日千里。
因心平生怀。

人歌人笑上茶园,花淡花浓隔稻田。十日按行秋色里,画图才出武陵川。

检点春光,啭不尽、千声春鸟。惊心甚、偷送流年,报春又呼春杪。

浓绿烟拖花是梦,残红雨过香生晓。爱吾庐城北,不用较春多少。

曲曲荒林,瀰瀰春涨,四面银波缟。向中流、拿引葱鹙,烦襟濯空如扫。

指斜阳、树挂愁些,易黄昏,天连青了。笑频年,碧草炎枯,白鹇才到。

昼长卜夜,尽待月上鸟飞,任鱼游春沼。想多感多情,人世拘牵,难逢嬉笑。

舞爱溪前,歌听尘外,纵饶耳目成怡悦,只中年、欢处心神悄。

破除万事,须知饮莫留残,便醉也,还萦搅。陡来心上,往日今番,一样春风袅。

端的年随春逝,弄花攀柳,几同荣落,几争媸好。灯火楼台,笙箫尊酒,廿年胜事难重问,喜白头、健饭青天照。

临流几个知心,剩数晨钟,星稀月小。

抗揖出内阁,拂衣离九重。江湖动星象,风雨蛰云龙。

梦远暮天阔,调高秋意浓。老怀閒不了,灯火彻晨钟。

青青原上麦,乌鸢自相逐。我行苦朝饥,蔼然饱春绿。

望云陟高丘,采芳下西麓。念我堂前圃,白华有余馥。

愧彼循陔诗,徙倚回车毂。

日夕南窗云,水生东北汇。开筵草堂接,拄笏玉山对。

泂酌兴未央,清吟心每醉。酒香鹦鹉满,琴韵凤凰碎。

崔蔡有雄才,邹枚富佳制。笑谈可冥身,出处当拔萃。

慨慷宁废歌,栖迟何足累。天高星汉移,夜久鸿雁逝。

投笔惭鬓丝,长啸风尘际。

再入青锁闱,忝官诚自非。拂尘惊物在,开户似僧归。
积草渐无径,残花犹洒衣。禁垣偏日近,行坐是恩辉。

夜窗虚、漏声听彻,冰轮高拥如洗。人生难得当头照,漫道愁深似海,无限意。

料青女姮娥,斗影寒何悔。银波无际。恰伴我徘徊,故国长望,渺渺隔江水。

萧条处、严城悲角初起。阑干怯冷慵倚。年来惆怅多离别,那更清宵对此。

更阑矣。看楼阁参差,远树朦胧里。苦吟欲止。恨极目关山,迢迢雁序,对影共千里。

祖龙雄心控八极,车辙欲穷神禹迹。驱山直到海东头,千载犹传驰道直。

一卷矗立张溪滨,登临咤叱惊鬼神。阿房已烬陵隧毁,至今山姓犹称秦。

我来正值秋风发,万里沧波坐超忽。扶桑若木望依稀,鳌掷鲸呿纷出没。

古今何事无变迁,几回海水成桑田。高三过五竟安在,惟有寒潮去复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