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钝庵岁暮杂感 其二

五十谁能读五车,《黄庭》《白帖》任冬余。江门老子诗偏好,只对青山不著书。

(1621—1705)江南长洲人,字既庭,号湘尹。顺治十七年举人。康熙间,举博学鸿儒,京师人士争相求见,放归。官兴化教谕。有《玉磬山房集》等。
  猜你喜欢
盘豆绿云上古驿,望思台下使人愁。
江充得计太子死,日暮戾园风雨秋。
世人作肥字,正如论馒头。
厚皮虽然佳,俗物已可羞。
字法叹中绝,今将五十秋。
近日稍稍贵,追踪慕前流。
曾未三数人,得与古昔俦。
古人皆能书,独其贤者留。
後世不推此,但务於书求。
不知前日工,随纸泯已休。
颜书苟不佳,世岂不宝收。
设如杨凝式,言且直节修。
又若李廷中,清慎实罕侔。
乃知爱其书,兼取为人优。
岂书能存久,贤哲人焉廋。
非贤必能此,惟贤乃为尤。
其余皆泯泯,死去同马牛。
大尹欧阳公,昨日喜疾瘳。
信笔写此语,谓可忘病忧。
黄昏走小校,寄我东郭陬。
缀之辄成篇,聊以助吟讴。
木香架下春未饶,累累丛蕤方弄娇。
含香不吐有时发,只须十日晴光牢。
满腔酝藉固有在,花心雅欲投金焦。
逐时消遣老者事,颇与酒兴无花妖。
不妨掇缬细咀嚼,与知味者相招邀。
而况逢迎骨肉亲,酒无清浊和粕浇。
百年此乐能几日,今日何日何花朝。
谁知醉无以将还自愧,终不如独醒君子赋离骚。

圣治于今天地宽,危岑何事尚名关?客中幞被因秋薄,月下禅钟入梦闲。

寒水绕溪喧古树,睛烟破曙满空山。平生却遣群鸥笑,一片孤忠两鬓斑。

菱花香瘦剧堪怜,更道蓝田玉化烟。咒玉作仙香作佛,多生同管有情天。

行过山边又水边,眼中非树即寒泉。囊琴谩道樵青抱,流水高山不在弦。

两岸青山隐隐,一江白浪茫茫。烟树高低城郭,风帆远近舟航。

悠悠长安道,车骑纷如云。父老泣相谓,童稚声欲吞。

借问道傍士,述答甚慇勤。三秦稚慈母,黔首怀使君。

饯送顺心意,昊天安肯闻。徘徊玩此语,感嘅异前云。

不睹泽门诵,焉契章甫文。

胜游宝箓记吾曾,五十年来一衲僧。昼短莫吟千岁烛,年丰聊看九华灯。

一毬未放寒星坠,万炬浑惊烈日升。诗酒虽堪驱使在,照愁佳句愧坡能。

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
霜林着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
面蘗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
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
僧窗谁与晤,有竹两三竿。
栽培费老手,方法传多端。
朝朝问无恙,暮暮愁其乾。
调护阅三载,今年遽雕残。
芭蕉虽小草,长大不作难。
一身菡萏然,万窍玲珑间。
满中贮春水,烈日何能干。
以兹阴凉叶,代彼青琅玕。
但恐质柔脆,不堪岁祁寒。
人生无牢强,当作如是观。

天都曾挹藻芹香,世故催人各异方。频托神游寻故友,遽为鬼录热中肠。

衣冠屈指成萧索,书疏论心付渺茫。遐想九原无悔吝,传家今有紫薇郎。

猗欤太史诸王孙,生绡画出昆仑根。枯槎菌蠹厄野火,溪园秋雨琅玕繁。

天寒岁暮碣石蠹,囊书日见玄云翻。持向故山茅屋底,倚看屈曲大江奔。

张翰一杯酒,林逋千首诗。性惟便自适,材敢论时施。

狡兔从三窟,鹪鹩分一枝。青山有佳色,只似往年时。

三山五月尚清寒,新滴羊酥冻玉柈。何物风流可相称,兔豪花瀹水龙团。

寂寂复寂寂,梦境去来疾。顷涉三千里,不觉关山黑。

飘飘入庭闱,怡怡语相接。门外藤萝红,窗前柳条碧。

诸阮犹垂髻,二老发增白。七载依恋思,一诉累时日。

天鸡喔喔鸣,瞿然秋镫侧。郑人埋野鹿,庄生化胡蝶。

此境本人间,急追杳无迹。悔我向梦中,多费一回别。

揽衣起徘徊,梅花印残月。

一声初应侯,万木已西风。便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日斜金谷静,雨过石城空。此处不堪听,萧条千古同。

知君住处足风烟,古寺荒村在眼前。
便欲移家逐君去,唯愁未有买山钱。

萧萧补被寄星艭,脉脉离情恨未降。帆挂晓风吹落月,棹分秋水渡澄江。

远山青处劳双屐,霜叶红时醉一缸。此去苕溪何日到,好遗尺素慰寒窗。

暂住依黄菊,重逢判白头。
春明一杯酒,老尽汉宫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