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样新妆剩宝衣,背人鹄立好腰肢。杜陵饥客长安道,隔水临花乍见时。
正诵兴公赋,报师来别予。兴长寻瀑布,语罢振行裾。
胜事云霞异,清吟岩谷虚。石桥镌岁月,知不假人书。
楼阁春深满院芳,绿云重处护书仓。谁邀贵客临仙馆,常使天香伴玉堂。
红晕美人脂一捻,词传学士调三章。自从琼岛归来后,争羡名花冠洛阳。
江上秋高霜早。云静月华如扫。候雁初飞,啼螀正苦,又是黄花衰草。
等闲临照。潘郎鬓、星星易老。那堪更、酒醒孤棹。望千里、长安西笑。
臂上妆痕,胸前泪粉,暗惹离愁多少。此情谁表。除非是、重相见了。
攻苦食贫三十年,才名不让古人先。
一经远赴招贤币,千里寒移坐客毡。
书担晓争京口渡,布帆春上石头船。
秣陵秋色秦淮月,夜夜吴山几案前。
我爱古槐如古松,蚴蟉诘屈真虬龙。更爱古槐如古柏,霜皮黛色凝青铜。
屯云溜雨三百载,夭矫势欲争天风。长夏森森拥秋气,横空倒疑饮涧虹。
入门见者惊突兀,幽荫有若深山中。主人继述先泽远,水源木本将无同。
灵星之精相率赋,一时风雅矜词雄。浚冲彦升皆其选,鸿篇勒石声摩空。
我来不啻游槐市,刻鹄雕虫惭未工。羡翁堂上何矍铄,羡翁阶下何青葱。
得非亦效庾肩吾之服槐实,遂令颜发还如童。他年自应方双瞳,呜呼槐兮,婆娑偃蹇于墙东。
日与幽人逸士相遭逢,更千百岁无终穷。
一分月色。照绮窗斗影,娟娟清绝。缟袂初逢,绿萼仙人似相识。
回首乡关旧梦,浑难问、南枝消息。看一树、瘦影横斜,寒素谢雕饰。
残雪。伴孤洁。正卷幔忽惊,竹外琼积。几回暗惜。玉质冰姿漫轻摘。
多少嫣红姹紫,更莫妒、天然风骨。应好护、开遍也,休教狼藉。
贞元十一年,五月戊辰,愈东归。癸酉,自潼关出,息于河之阴。时始去京师,有不遇时之叹。见行有笼白乌、白鸜鹆而西者,号于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使使者进于天子。”东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
因窃自悲,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不识干戈、耒耜、攻守、耕获之勤,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已不敢有愧于道,其闲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选举于有司,与百十人偕进退,曾不得名荐书,齿下士于朝,以仰望天子之光明。今是鸟也,惟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故为赋以自悼,且明夫遭时者,虽小善必达,不遭时者,累善无所容焉。其辞曰:
吾何归乎!吾将既行而后思。诚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从之。出国门而东鹜,触白日之隆景;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过潼关而坐息,窥黄流之奔猛;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惟进退之殊异,增余怀之耿耿;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饰焉是逞。余生命之湮厄,曾二鸟之不如?汩东西与南北,恒十年而不居;辱饱食其有数,况荣名于荐书;时所好之为贤,庸有谓余之非愚?昔殷之高宗,得良弼于宵寐;孰左右者为之先?信天同而神比。及时运之未来,或两求而莫致。虽家到而户说,只以招尤而速累。
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盍求配于古人,独怊怅于无位?惟得之而不能,乃鬼神之所戏;幸年岁之未暮,庶无羡于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