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有《 花翁词 》一卷,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百丈寒泉落寺门,琳宫迢递桂松深。鹤亭马石依然在,欲唤清谭支道林。
俗纷倦城肆,放浪怀林莽。命赏来芳讯,探奇恊幽想。
萧条南苑际,中夏犹凄爽。雨霁绿泉生,风惊白云上。
禽鱼行盼睐,水木坐俯仰。梁栋下阴霏,房栊递哀响。
沦飘病转剧,偃蹇年日长。名山仍未去,末路竟何往。
故人念相慰,贱子拟自广。旦日伫登临,愿言操几杖。
长夏招我奕,兼以却炎烘。我意偶有适,九发不一中。
大笑出门去,蒸郁火云霿。偃卧苦烦熇,挥箑臂手痛。
天风空满楼,映暍息群动。西照更酷烈,文彩散螮蝀。
掀帐蚊蚋集,露坐儿女哄。长汉复如埽,星斗嵌晴空。
宵暑渴不休,薷饮进双㔶。一睡五鼓歇,忽作群龙梦。
云端隐复见,呼吼更吟哢。翌日霖雨至,轻葛背几冻。
所欣埃壒清,顿觉天宇洞。憔悴草木苏,生意倏相送。
昨梦会有徵,借以名雏凤。小雏适洗三,蜀锦剪绷控。
大匠藉外氏,剡斲望梁栋。更烦衍馀泽,伊吕见伯仲。
江帆挂南航,腊酿到乡瓮。聊开汤饼筵,酬献杯斝弄。
拂袖歌薰风,喜剧杂咏讽。回首原隰秋,闾阎免嗟恸。
忽漫相逢是别筵,南游花柳塞云烟。匡衡抗疏功名薄,张旭三杯草圣传。
万里秋风吹锦水,一行白鹭上青天。明光起草人所羡,复道重楼锦绣悬。
我从建溪走千里,胆落魂销百滩水。舟人更说九龙滩,绝险诸滩安足齿。
嗟予漂泊何为哉,今日亲到龙滩来。恰闻昨日七舟下,两舟却破寻尸骸。
上滩犹比下滩好,人登崖岸且自保。长索条分众挽舟,独把操篙付三老。
一滩水悬一丈高,奔雷卷雪舂怒涛。舟尾向天舟倒立,还防巨石訇相遭。
欲上不上力再著,号呼互应愁一错。我傍山根行□行,崚嶒石罅难移脚。
九龙九龙路折盘,尽日劳劳上几滩。最有墓龙势尤险,过此相庆方平安。
呜呼上滩人自苦,下滩水急谁能主!轻舟逐浪转如飞,纵有贲获勇何补。
清流之人水中生,弄舟惯与洪流争。商旅乘舟漫侥幸,性命直比鸿毛轻。
我意欲将山路辟,下属安沙上铁石。闭却九龙不复行,往来免误天涯客。
中年哀乐总无端,镜里头颅渐改观。姓氏人嗤盲子夏,布衣自愧老方干。
名心未净时沤起,世味略尝犹酒酸。差幸先人遗业在,不须饘粥鬻儒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