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长史

青枫树里宣城郡,独佐诸侯上板桥。江客亦能传好信,
山僧多解说南朝。云阴出浦看帆小,草色连天见雁遥。
别有空园落桃杏,知将丝组系兰桡。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当年轮奂落成均,法驾天临近至尊。万国儒生瞻圣化,一声清跸在桥门。

春入花畦,雪迷筠坞,柳梢未肯低眉。泥深路滑,车马往来稀。平地琼琚盈尺,冰冻解、檐水如池。皇华喜,增添泉货,不铸尚方彝。
光阴,驹过隙,髭髯如戟,容易成丝。把诗盟长讲,酒病休治。两两垂螺舞彻,藏羌管、人已潜郑攥钱流地上,褒诏便刊碑。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沉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见十四弦。

莫倚鸣髐力有馀,天扶兴运要驱除。可须测象疑蓬埽,便拟排云上谏书。

早霞昨敛,行散郭外,尽历溪馆。塘窅蒲短。细沿磬响,来褰戒坛幔。

境幽竹满。閒竖拂子,小叩慧远。妙谛微婉。更沾茗粥,尘巾忽焉岸。

坐久渐忘却,花影移楞还几线。更爱晴阶,砌成明镜面。

叹急景浮生,虚负漏箭。闷怀谁见。似残菊无聊,倚檐零乱。

再来期、甚时才展。

族类丛生楚水滨,前身未嫁湘夫人。请君试搅残箨上,也有斑斑泪点频。

听断莲塘夜雨声,归迟只为啖虚名。才华见许卢思道,规矩难绳祢正平。

珠帕簪花三馆梦,锦衣泣月十年情。洞庭叶落秋将老,渺渺愁予与目成。

自得广成道,长居不老天。底须桃辟恶,何用木延年。

雄观今古快幽情,突兀层楼出市甍。
二水交流何处尽,孤舟不见乱山横。
丹炉寂寞交游远,剑气萧条和恨盈。
向晚移樽话流落,可堪时听鼓鼙声。

万里坚昆来碧盌,青莲十叶类天成。于阗苍玉本同色,韶州白瓷空得名。

马湩可能羞北玉,驼蹄且复荐南烹。茅斋此日足家具,一诗为报故人情。

独行懲浇俗,嘉名动远荒。
至诚祈夏雨,严意励冬霜。
果行推陵险,丰规欢履方。
孤高惟大逊,寿考茂祺祥。

细雨疏风暖尚遥,琴书客邸更萧条。怪来杨柳眉犹蹙,残雪墙阴未尽消。

游遍西南转法轮,归来挂锡旧溪滨。
师心皎皎潭中月,世俗悠悠几上尘。
白雪眉毫俱晚暮,碧云章句独清新。
近来素壁皆图像,如满联成七老人。

兵气连凶岁,惊心六月寒。天戈频挫衅,国步太艰难。

东鲁儒宗大,南天雁影单。铜驼荆棘泪,忍与尔同看。

五马人生最贵,金陵自古繁华。光悬相印拥朱牙。况值边庭闲暇。满劝东西碧玉,高烧丽烛红葩。诏黄新湿字如鸦。明日天庭飞下。

东西两寺绝尘嚣,斋饭全凭早晚潮。解事江流更分断,为君题作小金焦。

静坐月明中,孤吟破清冷。隔溪老鹤来,踏碎梅花影。

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理身不知道,将为天地聋。
扰扰造化内,茫茫天地中。苟或有所愿,毛发亦不容。

一代洪流衍玉河,如君标格更嵯峨。山中芳草幽情远,阁上炊藜古帙多。

章浦月明悬客梦,弋阳秋色照松萝。投来佳句偏相忆,喜向天风几咏歌。

我爱水边坐,一洗尘俗情。见斯逝者意,得我幽人贞。

漠漠苍菭合,寂寂野云荣。潜鱼时一出,浴鸥亦不惊。

我如水中后,悠然两含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