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伊东岸

晴洲无远近,一树一潭春。芳草留归骑,朱樱掷舞人。
空花对酒落,小翠隔林新。竟日皆携手,何由遇此辰。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多金空旧产,短褐尽平生。蒿里閟春色,桐江流哭声。

人怜天不与,妇少子犹婴。如有山涛在,应忘顾后情。

官事何时了,偷忙得饷閒。
清风寒食里,飞絮落花间。
灵运池生草,渊明鞠见山。
诗来令细读,玉佩响珊珊。

雨过林塘花正飞,高松细石俯渔矶。扁舟明月堪长往,万里沧江胡不归。

猿鸟经秋分客泪,薜萝他日只吾衣。相逢未可轻相负,一到红尘事事违。

新苔凝础,閒雀窥帏,澡兰旧节。画鼓声沈,燎炉焰短愁篆结。

不信邻笛惊风,助晓吟凄咽。墙角双榴,褪红还上裙褶。

梅雨江南,送离魂、怨流菰叶。楚云章句,沈沈秋心半箧。

晼晚归帆何处,恨路长波阔。呵壁荒唐,酹觞清些谁答。

地控重溟胜,山雄五岭蟠。钟灵生间气,早岁直金銮。

紬史曾成草,披书半是兰。师模归胄监,华重陟储端。

恭拜韦贤诏,新弹贡禹冠。瑶山迎紫翠,少海挹波澜。

鹤禁春将晓,龙楼雪尚寒。东朝尊四辅,青殿领千官。

琐闼含毫入,琼条插羽抟。承华锵剑舄,翊善肃鹓鸾。

礼乐卿云缦,恩慈湛露漙。殊阶优左相,旧学得甘盘。

凤沼天应近,鹏霄路不难。格天吾道泰,扈圣万方欢。

此日攀征骑,无由奉讲坛。衣冠陪祖帐,旌旆出江干。

日月逢休运,风云滞弱翰。天涯瞻望处,北斗是长安。

总角曾从蜀道行,今来鬓发已星星。不胜爱国输忠念,无限思亲感旧情。

林外最嫌鹦鹉舌,耳边偏喜杜鹃声。驱驰万里心何惮,但保秋霜分义明。

由来迷悟尽真如,见性名堂亦谩书。万变纷纷任交战,一心了了即安居。

槛花夭秀乌能浼,庭柏孤高自有馀。多谢前人为留意,使予聊得寓清虚。

高僧白发垂两耳,手抱朱弦古焦尾。自言能作水仙操,知音止有连成子。

去年为客能城西,大声压倒城与市。灯笼露柱暗点头,盲龟跛鳖生欢喜。

我住山中少到城,焉知世界大如此。闻名却恨识翁迟,相见匆匆空复尔。

下榻张琴未及弹,明发扁舟戒行李。孤灯话到定钟鸣,中庭片月照衣被。

匣中枯木解龙吟,笑我痴聋难举似。临岐珍重老师翁,大笑抱琴归故里。

当年我亦审音人,老来失却无名指。无弦挂壁寂无声,觌面相逢良有以。

夜深开匣共商量,一曲南薰清且驶。归来高踞万山头,别后相思在流水。

未暖柳梢绿,已暖花梢红。
胸次有天和,本与春意同。
士戒溺于欲,物忌居其雄。
西山有理窟,一室惟清风。

谁能知散木,封植亦无心。岁月如视荫,栖迟还息阴。

宦情移柳在,诗兴爱棠深。定有归飞翼,怀音似泮林。

太平有象乐时雍,刁斗声间罢夜烽。
从此宫中无事日,《南风》惟奏五弦桐。

九皋端不入鸡群,羽衣翩跹质也文。健翮渐逵天上去,光依日月脱尘氛。

绿阴庭院半昏黄,月窟风来桂子香。好挈一壶呼李白,扁舟归去醉沧浪。

五里徘徊隺,三声断绝猿。
何言俱失路,相对泣离樽。
别路悽无已,当歌寂不喧。
贫交欲有赠,掩涕竟无言。

道我六穗罗八珍。洪鼎自爨匪劳薪。荆包海物必来陈。

滑甘滫?味和神。以斯至德被无垠。

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

嘉卉亮有观,顾此难久耽。延颈无良涂,顿足托幽深。

荣与壮俱去,贱与老相寻。观乐不照颜,惨怆发讴吟。

讴吟何嗟及,古人可慰心。

金刀剪紫绒,与郎作轻履。愿化双仙凫,飞来入闺里。

小庭春去重帘下。东风一霎吹花谢。底事惜分飞。隔窗啼子规。

举头还见月。脉脉伤行色。今夜莫教寒。有人罗袂单。

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
金棺舍利藏何处,铎绕危檐声撼风。

崖黑篷先掩,江昏酒未沽。见镫船影并,闻雨客心孤。

此境偏长安,吾行出畏途。明朝盼晴霁,宿鸟暗相呼。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