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指斗魁天陆北,五新蓂叶帝阶傍。降神山岳全储秀,遍射桑蓬骤发祥。
厩暖共看驹汗血,玉灵争记水流方。家临人物先贤楚,祖擅功名大国梁。
孝穆抚摩惊秀整,升卿标识见蕃昌。芝兰庭户真难得,雕鹗风云自不常。
头角人间知有子,星辰天上早占郎。州缘绿发临来好,路到青梯上正长。
濯濯柳姿今识绪,汪汪陂量旧传黄。警虚比户沉宵柝,爱结曾阴转晓棠。
座上蓝田神更润,匣中干越智弥藏。龟鱼腰重黄金刻,珠玉胸开古锦囊。
放雀笼樊饶奋翥,馈鱼尊俎称淋浪。旄倪芹块悬私祷,谱牒松椿入短章。
季诺往蒙新眷渥,膺门仍出旧恩光。昂头竟类田方马,贺厦空循考父墙。
堆玉巑岏方刮眼,横云䆉稏已登场。光回爱日庭希讼,喜动前旌客荐觞。
况复斓斑衣上泪,不妨潇洒醉中乡。愿符鲁什昌而炽,更拥箕畴寿且康。
又天涯,暮窗疏雨潇潇。忍把旧根新愁,都付与檀槽。
谁分泪痕罗帕,自玉容人去,湿到今朝。只梦中指点,荒坟吊鴂,暗户悬蛸。
何堪更忆,枇杷旧巷,凉月单宵。鬓影凄凉,应只对、空床尘积,破屋灯摇。
沈郎老矣,憾人天、绮语都消。算赢得、向长安倦旅,重翻恨谱,添诉无聊。
七夕七日人閒秋,兴来飘然鹊山游。灵仙役鹊渡河去,白云岭上空悠悠。
手持云腴酒,与云更献酬。云既不解饮,且可与子消百忧。
云不饮,我无愁,不愁不饮空白头。但愿年年岁岁得相见,长看云驭织女会牵牛。
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
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
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人生有限杯,几个登高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敢斗鲛人织,应收李白机。有心培玉树,何幸近书帷。
珠玉谈中吐,云烟笔底挥。好教王谢燕,仍傍画楼飞。
三白呈祥日,群黎引领时。轻随柳絮舞,润许麦苗知。
郢上惭高调,山阴负宿奇。祗应且饱饭,歌舞答恩私。
秦楼天远,喜临风咳唾,都成珠玉。艳织回文清散雪,扫尽红尘十斛。
倚月徘徊,折花供养,哪厌千回读。相思难寄,几宵梦绕金屋。
谁怜吴市箫残,雕梁燕冷,江海频漂泊。极目夫人城在望,拼把受降城筑。
咏絮情深,班荆缘浅,愁唱将离曲。画图无句,姮娥应笑人俗。
青缕针长,灵犀梳小,妆成内家。正兰膏试后,微粘绣领,红丝系处,低衬银叉。
背面丰神,镜中侧影,爱好工夫著意加。端详久,要双分燕尾,雅称盘鸦。
春寒较重些些。被护耳、貂茸一半遮。甚罗巾风掩,轻笼颈玉,鬓云醉舞,欲度腮霞。
蝉翼玲珑,鸾钗勾惹,髻畔斜承半坠花。香闺伴,问垂髫拢上,几许年花。
古人去已远,风采托简编。所托良可危,至喻闻轮扁。
深思出窾却,历历宛在前。事外观所尚,遗音若相宣。
青山骨任朽,神理终绵绵。长风知兰芬,烈火知玉坚。
贞居守穷巷,迹绝无炊烟。沈沈秋雨中,此意谁当传。
有栈之车晨载途,日欲出地烟模糊。触轮挂啼冰顽粗,一骃一駮羸且驽。
登之恟恟百忧俱,御乃欲速鞭而驱。驱之遇坎乃下扶,吾兄意色略不殊。
笑谓此岂遂足虞,自从陊地门悬弧。天地中身盘中珠,九龙江瘴如炊炉。
地厌行人肝脑涂,生还得骑生马驹。逾江河暨燕之都,喀尔喀乌里雅苏。
无冬无夏衣羊狐,没腰积雪冻禾枯。窥觇数数来鸢乌,此行还乡实不图。
更知他日胡底乎,傥从汝意东游吴。风狂浪大舟楫孤,舟中人血蛟龙须。
据鞍之臀久无肤,移置车上亦何输。知处身如橛株拘,相与并载何惊吁。
我闻兄言捋兄须,大块劳生有是夫。有如我者信非夫,挽车平地犹趑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