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塞上秋残百万生,书囊旁午此时行。聋丞自荐笺虽妙,未必持螯手肯争。
迩别非久淹,征驾憩南馆。黯黯金波灭,离离玉绳断。
绪言殊未竟,积思俄已满。行矣念相慰,裁音冀无缓。
归来一杯酒,聊慰九泉下。秋深有良贾,拟报连城价。
哀鸣满四墅,四野无稻粱。可怜声嗷嗷,日夜鸣饥肠。
长欃无处觅黄独,中野惟蒿带烟绿。口实乃与角龙争,性命但凭寸茎续。
鹑衣村妇蓬鬓鬖,后者五五前三三。终朝采蒿蒿满篮,携篮归来红日酣。
释之蒸之如荠甘,土锉一饱偕夫男。夫男一饱力可用,踯躅水田秧插种。
青青田中秧,籽粒借官仓。所祝刈获丰,官仓得填偿。
囊有余粟充资粮,蒿兮蒿兮谁尔尝。苦忆年年谷未熟,打稻交官犹未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