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帽山

兴逐山颠一振衣,山云长旁海云飞。天南云物无穷趣,都被游人眼带归。

吴继澄,饶平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贡生。官宜山训导。事见清康熙《饶平县志》卷七。
  猜你喜欢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武林曾识最高枝,百感重逢岁月迷。
向日擘笺须彩凤,如今执楯要文犀。
怪见漫空万蝶狂,须臾色界眩昏黄。
风姨知费几番信,天女才施半面妆。
笔底诗徒和冰柱,酒边舞已失霓裳。
梁园甚恨孤佳约,一笑吟梅且擅场。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
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寒夜,窗际帘隙。

露叶纤纤剪绿琼,三椽潇洒竹间亭。青莲池上狻猊坐,碧玉壶中翡翠屏。

晓幌日移光破碎,夜窗风过响珑玲。何人暂脱红尘履,一枕昏昏醉鼾醒。

十年坐判维扬郡,令誉芳声特达开。惠政及人还未已,升官重向广陵来。

三日江边驻客船,菩提坛下又离筵。如何三十六年别,一日分为十二年。

巧夫纵诞争说相,口角澜翻如剪样。
眼中元不识英奇,随世炎凉分下上。
贡谀乞得贵人诗,红签彩轴珍携持。
未遭穷士或有赠,烂在酱瓿问不知。
如斯等辈真肉眼,砂里精金岂能拣。
古朴相士却不然,品题每在未遇前。
前时赠诗纸欲朽,逢人夸张不去手。
古朴相士真识人,识人须要当贱贫。
信知巧者尽虚伪,惟有朴者全天淳。
愿君终身如此朴,俗态高低不须学。

蜿蜿野田中,白鹭静如扫。停鞭问征客,云是居庸道。

重来能复几句余,临水登山又送渠。
夜雨已知农事好,春寒未放小桃舒。
眼有佳处应难尽,别后书来讵可疎。
我亦相将归旧隐,杖藜时复访楼居。

珍台接闲馆,迢递山之旁。多解三真术,俱善四明方。

玉题书仙篆,金榜烛神光。桂影侵檐进,藤枝绕槛长。

苔衣随溜转,梅气入风香。

叶叶撩人太瘦生。枝枝荡漾最轻盈。长堤驿路随云断,小阁疏帘伴月明。

邀舞燕,住啼莺。风流张绪是多情。几回欲寄回文字,万缕千丝织未成。

一曲听泉百虑清,只求琴意不求声。三更露堕哀猿啸,万壑风传老鹳鸣。

乍解徵商心已静,了然梦幻体都轻。知君仍向东湖水,目数流光缕缕情。

一舸凌风去,萦纡度几村。
水清鱼视子,地美稻生孙。
山近尘埃远,秋晴枕席温。
悠悠向何所,欸乃武陵源。
马踏渭滨春草乱,鸟啼白帝夕阳深。
汉家浑是皇天做,渠是通天一寸心。
无才副至公,岂是命难通。分合吟诗老,家宜逐浪空。
别心悬阙下,归念极吴东。唯畏重回日,初情恐不同。
七叶蓂开,正祈巧、穿针时节。织女不骖王母驾,谪生名阅。鹤算七旬书宝箓,鹊桥千丈飞银阙。更玳筵、银烛照红妆,神仙列。
歌宛转,莺调舌。番舞袖,风回雪。对寿觞频劝,寿星明洁。今日汉宫千岁药,明年唐殿长生月。问班衣、戏彩是何人,蓝袍客。

反侧复反侧,旅夜何漫漫。薄酒不成醉,愁怀难暂宽。

夜寒镫影瘦,霜落雁声乾。一片平湖月,年年客里看。

秋山落叶秋声瑟,远水浮天天一色。
日暮惟见平湖深,扁舟遥界天光碧。
此时南雁正为群,此际悲鸣断续闻。
几处凄酸叫凉月,数声嘹亮破寒云。
云破天清月浸沙,无端哀咽向芦花。
早梅暗落高楼笛,杨柳惊飞出塞笳。
幽修似伴鱼龙语,更共啼乌催窗曙。
思妇天涯梦不成,征人故国泪如雨。
曾说听猿易断肠,那知闻雁重悲伤。
九秋霜露寒更苦,千里关山夜独长。
塞北江南天浩浩,斜飞欲尽衡阳道。
足下何曾寄客书,声中只解催人老。
人生真忧是别离,他乡霜月易成悲。
谁家锦幌银屏夜,过尽寒声独未知。

树杪写金碧,远村收夕阳。天青为岳色,沙白亦湖光。

他日兰台意,孤风梦泽凉。东南皆水国,扬越一茫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