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上陶然亭和壁间韵四章 其三

忍听离亭唱渭城,一鞭掉首任行行。石痴曾上青山化,鸟怨终填碧海平。

醉酒记来金谷苑,题诗愁绝玉溪生。短宵欹枕思谁觉,又看萧窗曙色明。

字絅斋,光绪甲午举人。性情温厚,儒雅风流。治古文辞,宗桐城派。著有《絅齐剩稿》,但存诗作不多,今作录主要为戊戌岁在宣南寓所作。
  猜你喜欢
仙吏紫薇郎,奇花共玩芳。攒星排绿蒂,照眼发红光。
暗妒翻阶药,遥连直署香。游枝蜂绕易,碍刺鸟衔妨。
露湿凝衣粉,风吹散蕊黄。蒙茏珠树合,焕烂锦屏张。
留客胜看竹,思人比爱棠。如传采蘋咏,远思满潇湘。
征战初休草又衰,咸阳晚眺泪堪垂。去路全无千里客,
秋田不见五陵儿。秦家故事随流水,汉代高坟对石碑。
回首青山独不语,羡君谈笑万年枝。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物外幽情世外姿。冻云深护最高枝。小楼风月独醒时。

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待他移影说相思。

摩诃池上金丝柳。惯爱纤纤手。折来将表片时心。记取浅黄柔绿、泪痕深。

博山香细银灯吐。乍识黄昏雨。娇花欲展半蔫红。错道褪残春事、骂东风。

端居风物际升平,不觉吴霜点鬓生。上冢年光潜委巷,趁潮清梦入严城。

啖齑元是儒林味,焚草无劳后世名。有约出郊真兴剧,柳花如雪爱初晴。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水盈盈。一池萍。晓雨初收林鸟鸣。园亭秋意清。

风泠泠。戛竹声。独鹤孤云为友朋。道心随处生。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一轩容膝安,半世行脚债。庞家老居士,举似无生话。

采得珊瑚采石帆,根生海底石巉岩。花瓷亦作邀清供,终觉差池臭味咸。

江南二月春。
东风转绿苹。
不知谁家子。
看花桃李津。
白雪凝琼貌。
明珠点绛唇。
行人咸息驾。
争拟洛川神。

露冷金盘酒价添,云埋琼树客愁兼。竹西旧曲无人理,谩捲红楼一半帘。

山上盘旋九曲亭,春江满目与天平。
青蘋白鹭渔家屋,几幅轻绡画得成。

慈悲说斯法,现疾为众生。纯陀献后供,妙德亦同行。

名相有差别,法身同一形。化身千万亿,方便立空名。

不须执有法,圆通最大精。

春风今日扇微和,触目江山发兴多。
如画幽岩无十里,轻衫短帽得婆娑。

岩壑入窈窕,竹树穿纵横。榛莽出伏流,乱石疑列星。

迤逦寻水乐,谺然门幽扃。峰峦藏户牖,侧视分径庭。

飞尔鸣喑壁,直下如建瓴。锵然一泓水,流作鱼尾形。

风水相吞吐,隐隐闻雷霆。仙人奏云璈,玉女叩铜瓶。

水故不在乐,乐以水为声。音节出自然,丝竹无此清。

乃知太古初,不假器与名。坡翁有钜制,磨字悬青屏。

《大雅》久可作,谁与招山灵。惟闻白云外,天风吹泠泠。

漫道秋风好,秋风易白头。空庭黄叶落,叶叶是离愁。

行绕方池日又斜,青云小注湿秋霞。
阑干几度浑敲遍,为引游鱼出浪花。

南国有佳人,安居在深闱。贞静备淑德,婉娈多令姿。

中馈素所谙,女红亦其宜。奈何家贫薄,良媒不相知。

桃夭未见赋,摽梅已愆期。邻人为兴叹,彼心终不移。

嫁郎须柯斧,大节安可亏。世间苟得者,视之良忸怩。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