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和茗簃韵

曾未离茵,何尝坠溷,飘零漫怨韶华。已谢还开,东风自换年涯。

灵香夜爇梅魂醒,又繁枝、密蕊交加。莫随他、飞絮悤悤,沦落同嗟。

佩环月下伤幽独。爱燕支山近,渲染晴霞。梦断江南,昭君笑惯胡沙。

海棠未老新妆靓,更休怜、故国山茶。愿东皇、尽刬愁根,再茁情芽。

吴昌绶,字伯宛,一字甘遁,号印臣,晚号松邻,仁和人。光绪丁酉举人,内阁中书。有《松邻遗集》。
  猜你喜欢

暑风快处岸乌巾,去去扁舟远帝城。过眼溪山含雾重,多情草木逗烟轻。

琴书正要溪人事,禽鸟跫然听履声。莫恨漏天霖雨恶,鸡窗好好笔为耕。

世上无穷事,生涯莫废诗。何曾好风月,不是忆君时。
明眸巧笑。坐久更宜灯烛照。小醉辞归。怀抱明明只自知。
琐窗重见。桃李春风三月面。怎不思量。折柳孤吟断杀肠。

净名庞老总垂须,君幸元无免破除。心若出家身若住,何须更觅剃头书。

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
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石壁溪头,富春山下,画舫新来。正雨过青山,波生碧渚,千峰日照,两岸花开。

北郭池塘,东门杨柳,二十年前几往回。重登眺,爱风烟如画,临水楼台。

追思少日情怀。长记在、先人旧郡斋。向范老祠前,春风走马,客星亭上,雪夜观梅。

往事分明,故交零落,叹息光阴一瞬哉。伫立久,念白云芳草,欲去徘徊。

西江涸辙望君久,朝廷倚君真如山。北来军马已云会,好调元戎早出关。

丈人九十牙齿存,行曳竹杖挈玄孙。只知灌园同汉阴,何须采药游鹿门。

山房春归碧草萋,蕙帐月白露满蹊。少微星沈湖水涌,松林夜夜猿啸啼。

杖头到处是吾家,瓶钵都将挂树桠。趺坐偶然盘石上,不须山鸟更衔花。

堪嗤唐彦鄙连疆,不信重阳草木霜。樽里有花荷万叶,三年酣赏好风光。

灯花占信又无功,鹊报佳音耳过风。绣衾温暖和谁共?隔云山千万重,因此上惨绿愁红。不付能博得个团圆梦,觉来时又扑个空。杜鹃声啼过墙东。

学校尊崇盛典扬,诏迁玉德殿西廊。大官供帐调珍膳,内相传宣饮御觞。

授业惭无师道立,明伦喜见国家昌。皇风即日还三代,杞梓楩楠尽栋梁。

半世乾忙,漫走遍、燕南代北。凡几度、马蹄平踏,卧虹千尺。眼底关河仍似旧,鬓边岁月还非昔。并阑干、惟有石狻猊,曾相识。桥下水,东流急。桥上客纷如织。把英雄老尽,有谁知得。金斗未悬苏季印,绿苔空渍相如笔。又平明、冲雨入京门,情何极。

步上南山道,华表何巍巍。昔有鸟来集,自云丁令威。

一去三千年,至今不更归。人民固屡易,城郭亦已非。

仙人且化乌,冢骨何所悲。

茱萸冷吹溪口香,菊花倒绕山脚黄。家山去此强百里,
弟妹待我醉重阳。风健早鸿高晓景,露清圆碧照秋光。
莫看时节年年好,暗送搔头逐手霜。

步出西城门,遥瞻野田雀。天寒不恋巢,一俯还一跃。

久已辙成环,况乃鼠为虐。岂不知艰虞?生计奈无著!

众雏枯树间,谁与致饮啄?日落嗷嗷声,远隔犹隐约。

前村卖米店,十里负山郭。米屑粲不收,分减及孤弱。

相寻肯辞远?及见终难托。衰翁心虽慈,异县迹已削。

雪急北风凉,投林色自怍。己饥犹可忍,儿饥情怀恶。

片云离海屿,吴地去随缘。
托钵应行乞,升休亦坐禅。
舟停上塘雪,寺隔过山烟。
刺史知闻旧,无须觅镜传。

文殊头白,罔明头黑。女子冶容,瞿昙是贼。山僧不犯锋芒,直下并赃捉获。

恋父必甘白刃蹈,满姑死烈刃死孝。骂贼不畏遭群凶,满姑死孝还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满姑知生不知死。君恩隆祀台湾城,满姑虽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载奇节,刘郡丞女年十七。

春至百蛰作,吾亦难幽居。元墓梅万树,兹游岂当徐。

出门日以远,尘事日以疏。终日栖华閒,志意常浩如。

入俗苦不足,入山觉有馀。以此成荏苒,欲归还踌躇。

吾性最所适,终当期结庐。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