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秀天涯草。怨王孙、雕轮去远,王骢嘶老。风雨馀春无寻处,絮乱花飞梦杳。
断魂与、行云萦绕。赤水珠沉迷象罔,暗尘深、不见长安道。
今夜月,为谁好。
他乡事事伤怀抱。更那堪、荒烟暝霭,晚虹斜照。千里关山劳回首,苔径残残红未扫。
又恐怕、梧桐秋早。王母宫中青鸟使,想归来、巳近蓬莱岛。
竹叶酒,且倾倒。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碧天云晚。绿梧小院。帘额花轻,烟眉柳断。珠泪裹寄谁传。
渍红绵。愁多自觉春相惹。珠相舍。则索厮守也。红窗刀尺初罢。
银汉西斜卜灯花。
仲春和气应,万汇欣有托。阳林发丹葩,阴崖敷素萼。
出谷莺既鸣,总翠条犹弱。晨策探灵景,逶迤越南郭。
列岫互陵缅,广原纷绣错。俯观石窦泉,涓涓初可勺。
泻远遂崩腾,触险时飞搏。冲涯别渭泾,注坎分盈涸。
潭澄云气鲜,漪镜山容削。倾耳鸣濑喧,举目游鳞跃。
荡漾绪风飏,氤氲曦日灼。文行绮縠浮,瀑濆棼丝落。
太华神臂擘,龙门禹功凿。孰是兹灵源,觱沸由坤络。
抚化理自超,即遇心成乐。山水足清音,野簇芬堪酌。
欢赏重淹留,暝霭栖长薄。归路指城闉,馀情眷丘壑。
伫想山阿人,何由寄荪药。
啼鸟怨春归,一声声切。蓂荚初生两三叶。征鞍何处,撩乱杨花如雪。
鹊声头上,喜来时节。
香篆半销,寿波重酌。玉带金鱼坐中客。幕天席地,便是仙家日月。
试从今后,数蟠桃结。
汉室空成一土丘,至今仍未雪前羞。不禁出塞涉沙碛,最恨临轩辞冕旒。
幽怨半和青冢月,闲云常锁黑河秋。滔滔天堑东流水,不尽明妃万古愁。
东都何惨澹,南土剧萧骚。往往隳战斗,于焉出英髦。
为君竟如寄,立国已不高。家供敌人赂,岁奉使客艘。
乾坤忽掀簸,城郭皆动摇。狡兔手可撄,长蛇心更饕。
精荧金锁甲,翕赩橘红袍。厉矛终抉腕,投鞭遽填壕。
云何大兵压,尚谓和议牢。白波横天险,清野捲地毛。
将营皂林斫,军舰采石鏖。大星遽崩殒,沧海争遁逃。
向非斯人在,久矣凄烟蒿。龙虎空野竞,狐狸遂寒嘷。
信史犹未著,奇功果谁褒。因之怀旧迹,一吊楚江皋。
仙留白石显灵踪,化出水精云洞中。一片寒冰清可琢,方员成器任良工。
茱萸这里无一滴,赵州无言便走出。春去秋来三百年,拄杖至今犹倚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