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骨英才孰与俦,华星明月照清秋。重伤贾谊才无敌,深恸颜渊德最优。
过墓自当留宝剑,济河谁复共仙舟。极知脩短俱天命,老泪无端似水流。
倚危阑、几回凝伫,凄凉庭院深处。天涯极目西风冷,难得玉龙起舞。
香篆缕。但怅望、长空密密彤云布。凝愁不语。算只有殷勤,卷帘人瘦,镇日觅新句。
梅花梦,谁把金铃深护。巡檐索笑如许。萧疏共结盟寒侣。
赢得清幽无数。寒欲聚。闲自检、松间竹里烹茶具。
微吟正苦。绕槛独徘徊,无端惆怅,何日便飞絮。
古交山上松,青青色不改。纵有霜雪侵,节操固常在。
今交陌上花,容貌相矜誇。一朝风雨至,飘泊随泥沙。
陈雷管鲍世不有,一贫一富难长久。对面相看仰泰山,下视群峰皆培塿。
嗟来乎,嗟来乎,床头黄金不可无。君看金尽失颜色,壮士灰心不丈夫。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