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通庄一日踊青鸳,目极须知剩得天。竞秀溪山归笔助,拨忙风月看觞传。
岁月如驰,早换了、一番秋色。曾记得、春时始聚,匆匆又别。
匝地烽烟何日靖,连番羽始催行急。恨无端、按剑又从戎,为征客。
儿女泪,空教坠。离别恨,何从说。愿旌旗西去,早为奏捷。
谈笑漫挥诸葛扇,运筹好画张良策。愧浮生、不复事长征,随车辄。
郡斋随处有鱼悬,为政人歌奕世贤。两粤风猷谁易并,一官留滞尚难全。
离筵共对朱明月,归日孤眠紫帽烟。千古岘碑还堕泪,君看陵谷几时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