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诚斋古君子,肥遁乐丘园。古姓仍古心,心古古道存。
簪组知束缚,自畏及儿孙。野兴时小酌,鸣琴侑匏尊。
或挟种树书,兀坐苍松根。斋中不尚画,青山待开门。
而我遗此幛,无乃辽东豚。把之但微笑,嗒然无一言。
诸峰皆崭绝,东峰独可上。朝来缘翠微,振衣披榛莽。
到顶得石棚,小住骋遐赏。东南指沧澥,一气接沆漭。
初晖散余霞,云外浮晃朗。想见至人心,天渊与浩广。
世路隘蜗角,蛮触各争长。而我于其间,委怀任俯仰。
每虑尤悔集,有如鸟避网。适来豁达眸,胸尘一涤荡。
即此得玄珠,无劳问象罔。
岩石苔封蝌蚪文,秦皇坞外未曾焚。若教世世常能读,何处青山不出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