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官江上肯归耕,几亩城中喜自营。结宇故栽芳树满,看山不断白云生。
身裁鹤氅称居士,家本龙门远俗情。为扫落花名蒋径,春来吾忝众宾行。
陈情暂许释临戎,扶侍登舟逐渚鸿。耋齿虞驰车马悴,故山喜报涨流通。
江鱼跃入资供驰,角枕凉生藉御风。缅想东征犹昨日,出当秋晏返春融。
散步城南门,始得圆明里。宰上木己拱,泉下者谁氏。
披榛踏宿草,羡门半狐豸。勋阀表阡石,云是侍御史。
力行敦古学,名衡其姓李。世家本江都,娶妇居娄涘。
射策明光殿,看花长安市。出宰施善教,矧肯猛政理。
至今松陵月,清光照江水。拜命登霜台,白简冠獬廌。
上言论奸佞,手将逆鳞批。势障狂澜回,屹立中流?。
五贤不一肖,赋咏光传纪。挂冠归落庵,著述惜寸晷。
硕学邃易经,集传发微旨。岂唯淑后进,千古垂范轨。
九原不可作,清泪何漇漇。乡里众富儿,厚葬从奢侈。
黄肠题凑密,劵台文绣被。可怜土未乾,荒烟横断阯。
后世仰高躅,庶激俗靡靡。复墓限樵牧,何异子朱子。
扫雪撼庭梅,烹茶折槛竹。清生腋底风,香润林间屋。
城濮之兆报在泌,会稽已作姑苏地。或思或纵势则悬,后事之师宜可记。
昔年东渡主伐谋,严部高垒穷措置。情见势绌不战屈,转以持重腾清议。
铁船横海不敢忘,明耻教战陈六事。军储四百饷南北,并力无功感尽瘁。
宋人告急譬鞭长,白面书生臣请试。欲矫因循病卤莽,易箦谏书今在笥。
蓄艾遗言动九重,因以为功宜可嗣。谁知一举罢珠崖,东败造舟无噍类。
行人之利致连樯,将作大匠成虚位。子弟山河尽国殇,帅也不才以师弃。
即今淮楚尚冰炭,公卿有党终儿戏。水犀谁与张吾军,馀皇未还晨不寐。
州来在吴犹在楚,寝苫勿忘告军吏。
晚年结想事田园,傲骨嶙峋避世喧。花屿书床勤灌溉,绿阴掩映似深村。
山右古陶唐之遗,我歌唐风郁以思。近者乃有伏牛之里舞羊涧,若燎旋扑嗟既靡。
千载李韩不可作,幵州万族将谁托,赖尔循良荀与郭。
方今中外久一家,雁门日落无风沙。但使粟城谷山不告竭,何用秦壁赵垒相矜夸。
陈生四载燕市客,论文与我共朝夕,秋风送尔春寒色。
寒亦不足畏,热亦不足欣。此意孰相识,今有忻州李使君。
若过尹铎祠前路,还讯薛云谷里春。
恻恻复恻恻,十年坐倏忽。君来少故人,眼中何潏潏。
请君勿歌且舞,听我言中心之湫郁。在昔趋庭见龙章,高谈惊坐髯如张。
侧闻此老非寻常,揽挥就德将翱翔。少读诗句在齿牙,浓圈墨汁非涂鸦。
忽然王事各天涯,送君西去随风沙。吾翁亦出虎头城,绝裾忍爱晨宵征。
鼓声乍死临欃枪,白头望子弟殉兄。只今章水露藏骨,每向西风泪沾臆。
嗟我苟生胡不殛,忍存爱日供存夕。夕为负米朝待炊,一户桑枢避乱离。
眷恩昔被明主知,感君章疏陈其词。羊舌能存故人子,忆君桂林三寄鲤。
鲤鱼中有尺素字,远慰加餐重交谊。频年寓书皆浮沉,各言息迹栖山岑。
买牛艺植西江浔,何以娱耳山水音。我兹聊复远城郭,耕凿丘园种藜藿。
君来里巷全非昨,料应误觑晴眉阁。逢君况复雪飞时,感旧人稀一泪垂。
强将笑语问畴昔,稍喜如前好颜色。闻君欲问江南津,将归遥慰倚闾人。
鹿门卜隐将何处,流水滔滔独怆神。
臣植言: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 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由作也。昔二虢不辞两国之任,其德厚也;旦、奭不让燕、鲁之封,其功大也。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而位窃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 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于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己”之讥。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绂。
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故启灭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今陛下以圣明统世,将欲卒文、武之功,继成、康之隆,简贤授能,以方叔、召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然而高鸟未挂于轻缴,渊鱼未悬于钩饵者,恐钓射之术或未尽也。昔耿弇不俟光武,亟击张步,言不以贼遗于君父也。故车右伏剑于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若此二子,岂恶生而尚死哉?诚忿其慢主而陵君也。夫君之宠臣,欲以除患兴利;臣之事君,必以杀身静乱,以功报主也。昔贾谊弱冠,求试属国,请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羁致北阙。此二臣者,岂好为夸主而曜世俗哉!志或郁结,欲逞其才力,输能于明君也。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
伏见先武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闻矣。虽贤不乏世,宿将旧卒犹习战也。窃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发之功,以报所受之恩。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诏,效臣锥刀之用,使得西属大将军,当一校之队;若东属大司马,统偏师之任,必乘危蹈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虽未能擒权馘亮,庶将虏其雄率,歼其丑类。必效须臾之捷,以减终身之愧,使名挂史笔,事列朝荣。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也。如微才弗试,没世无闻,徒荣其躯而丰其体,生无益于事,死无损于数,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流闻东军失备,师徒小衂,辍食忘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
臣昔从先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行军用兵之势,可谓神妙矣。故兵者不可预言,临难而制变者也。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铭著于景钟,名称垂于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臣闻明主使臣,不废有罪。故奔北败军之将用,秦、鲁以成其功;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臣窃感先帝早崩,威王弃世,臣独何人,以堪长久!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声名并灭。臣闻骐骥长鸣,伯乐昭其能;卢狗悲号,韩国知其才。是以效之齐、楚之路,以逞千里之任;试之狡免之捷,以验搏噬之用。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韩国之举,是以于悒而窃自痛者也。
夫临博而企竦,闻乐而窃抃者,或有赏音而识道也。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无慷慨死难之臣乎!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干时求进者,道家之明忌也。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是以敢冒其丑而献其忠,必知为朝士所笑。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