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斜红不暖凝酥面,春来未许春莺见。小凭侍儿肩,花寒人可怜。
无言空拥袖,兰气熏花透。髻压一枝斜,前身萼绿华。
三岩高处曾相见,五老峰头念索居。何事玉渊书未报,水清难怪久无鱼。
种松几树低,种竹成林广。松高岁数寸,一纪未盈丈。
何时成老龙,朝夕劳梦想。却言纪筼筜,百竿抽芽上。
夜静解箨时,簌簌听幽响。昨日才比肩,今朝已过颡。
凌云志气高,遥遥如立仗。隔别三日间,刮目堪企仰。
回顾几株松,云霄与土壤。同受雨露滋,其故难明朗。
忽然得元奥,理如指诸掌。若问意如何,虚心故易长。
凡我为学人,此理真堪仿。
西陵滞迹今三月。叹久与、庭闱别。遥遥无计问与昏,梦逐白云飞越。
长歌屺岵,频怀甘旨,不住肠如结。
椿柯浥露添新叶。看瑶砌、红萱发。不应日暮倚闾时,添却鬓边霜雪。
拟将春酒,归来堂上,醉把斑衣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