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月台避暑晚归

郭外林深爽气催,凌云楼阁八窗开。振衣高御风生腋,卷幔宽迎月上台。

古树荫连堤畔色,疏星影动汉边回。三更分我雠书处,露滴松梢落茗杯。

区绅,高要人。明末人。事见明崇祯《肇庆府志》卷四九。
  猜你喜欢
到头身事欲何为,窗下工夫鬓上知。乍可百年无称意,
难教一日不吟诗。风驱早雁冲湖色,雨挫残蝉点柳枝。
自古书生也如此,独堪惆怅是明时。

洞门苍藓合,逼仄不容身。传有虚明处,中藏窈窕人。

吹笙桥上月,拾翠洞南春。往往来山下,萧然雨洒尘。

日中为噬嗑,交易是寻常。
彼各不相识,何复更思量。
酆宫夜梦朱轮蹄,晓占熊虎嬉磻溪。
鱼竿没浪豹韬出,金印斗大封全齐。
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间国子中高徯。
敬仲子孙尽鸾鹄,太岳廪廪卑凡黎。
共惟太尉安国侯,庞眉绣黼游金闺。
栽兰种玉一千顷,芳润衮衮生春畦。
青齐百郡涴羶酪,无地可驷金狻猊。
敖曹兄弟年正少,仰见赤日东方隮。
丈夫江南云水客,肯受蠛蠓幽瓶醯。
豹辞重雾气吞虎,犀脱九渊光骇鸡。
于湖故是髯奴壘,蝇棘岂堪高凤栖。
群仙竞乞紫霞佩,凡虎不断青云梯。
清都太微觐玉座,绿章读罢天为低。
英风爽气动瑶阙,消得君王羹鴃騠。
寿州属县董生里,小却去偃边城鞞。
一州茆竹变桑苧,淮流不尽青玻璃。
人言赐尽须一丈,不然尺二韩侯圭。
谁知尚欠峡山梦,清江万里随凫鹥。
吏民莫作太守看,天子命我苏旄倪。
新诗恰要好山助,嫩肋不劳萧斧斧批。
丁宁县令莫负弩,我有锦囊消一奚。
乌丝栏置铁钩锁,黄绢色摇金白虀。
姓名飞入玉宸殿,道山藏室烦吹藜。
诸公著意疏贾谊,更欲盛我西山西。
二年万事欲扫报,九重仰叩舒虹霓。
坐看珠宿丽责琐,旋见璧月升璇题。
太仓大农百橐净,雀鼠不敢窥糠粞。
凝香忽作兵卫想,归院拔吟花柳迷。
九霄回首睇江流,翼轸十万方儿啼。
耕田无牛种无水,小雨不肯成深泥。
下乡掘地贩菱藕,上乡种禾生稗稊。
殿前拜手别香案,臣与浊世施金篦。
玉皇颔首许西去,归来相待行沙堤。
高牙大纛出天邑,宝章玉篆司宸奎。
堂堂云汉六千里,一日四履归封提。
辕门下令唤诸将,膝行仰视马不嘶。
恩威日夜偏平楚,先声百驿傅幽蹊。
儿童齐歌父老泣,竹马鸠杖相扶携。
黑头元师我父母,夫耕妇馌争锄犁。
小儒拳足重拜,此岂有意希提撕。
囊中大字愿一献,丹书什袭藏青缇。
上言天远赤子穷,眼中籍籍狼牧羝。
法当炮剔去其毒,如食附子除皮脐。
次言民风自太古,讼缿不鸣清汗狴。
安平只可饵芝术,暝眩不劳施堇{左石右上免下比}。
下言楮币贱如土,破纸败墨难勾稽。
低昂失道百贷涌,铢撮等分须称提。
使君自有五色丸,丹砂玉屑调珠犀。
殷勤傥肯用溲渤,解后或可除痠{上疒下斯}。
只恐明时要医国,衮衣天上赋归兮。

碧天云晚。绿梧小院。帘额花轻,烟眉柳断。珠泪裹寄谁传。

渍红绵。愁多自觉春相惹。珠相舍。则索厮守也。红窗刀尺初罢。

银汉西斜卜灯花。

弟为官人兄束缚,鹡鸰双飞何刺促。一遘罗网一饮啄,安用生死长相逐。

平明供奉入彤闱,亦舞霓裳唱羽衣;千骑骖驔知侍猎,挥鞭驰道拥明妃。

运去矣,籍若何,八千人散汉一歌。时至矣,胜亦武,百二关亡楚三户。

噫吁嘻,秦明月,汉大风,恨有竖子无英雄。

人生事肠腹,及与口舌三。二但取饱软,一乃司吾馋。

万钱饰盘筵,殉此径寸甘。下咽了无知,理与木札兼。

晚食美葵蓼,甚饥望齑盐。径寸况易欺,胡当信其婪。

半脔偿一身,债主真不廉。人羊须臾理,请君睹其凡。

江头天气老渔知,见说秋来异别时。鲈脍莼羹君莫恋,西风吹断钓鱼丝。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
乃在大诲隅。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十载浮云几变更,归来钟阜碧嶙峋。
早知山色无今古,只与青山作主人。

振衣千仞破尘容,天险初过第一重。俯瞰白云沈大壑,平临红日上高舂。

雍梁横界标群望,陇蜀中分据要冲。见说汉王还定日,煎茶曾此驻苍龙。

钗斜穿綵燕,罗薄剪春虫。

崖壁盘空天路回,白云行尽见琼台。
洞门黯黯阴云闭,金阙曈曈日殿开。
媚川时未识,在掌共传名。报德能欺暗,投人自欲明。
月临幽室朗,星没晓河倾。的皪骊龙颔,荧煌彩凤呈。
守恩辞合浦,擅美掩连城。鱼目应难近,谁知按剑情。
荒山明月,下有云来去。深夜纤毫静可数。问古今底事,留此空光,修月户、犹是当年玉斧。
思君持羽扇,来伴微吟,水珮风环饮松露。待勾漏丹成,约与轻飞,人间世、不知归处。更长啸、余声振林谿,见乱红惊飞,半岩花雨。

下相城边路,春阴困马蹄。直愁泥滑滑,翻惜草萋萋。

雨挟河声壮,天围野望低。故园凄绝处,荒冢湿棠梨。

主人方濯缨,寒花照芳芷。未惜春树残,上有青青子。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