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幼嗣,润州延陵人,包融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与弟佶俱以诗名,时称“二包”。天宝七年,(公元七四八年)登进士。会师事孟浩然,授格法。与李嘉佑相友善。大历中,仕至起居舍人。河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行于世。
我家乌山下,尚有屋数间。此邦既喧鬨,不如归故山。
舣舟柴门外,迎者双白鹇。室中旧木榻,门上新铜锾。
奴樵山之麓,婢钓溪之湾。东家刈稻去,西家采菱还。
是时新谷入,农务方就闲。家家招食新,村酒盛花蛮。
颇怪避地客,日日来叩关。已闻命召虎,未见朝侯狦。
太息勿复道,吾其田间跧。
大通一室如斗大,芥子纳山山纳芥。奇峰摄入夜明帘,远近搜罗遍空界。
昨暮山中买石归,朝来冷市携云卖。金银生像戒悭贪,爱石成痴甘破戒。
番禺主人如水清,扁舟过我春风生。自誇有石立堂下,俯视一切殊峥嵘。
光明皎洁天下士,巉岩礧砢山中僧。山僧见说神气爽,欲见未见心先倾。
朱门慵作曳裾客,白屋聊为倒屣迎。缄书致语谷城叟,静中久坐须经行。
我闻三山之下有五石,五仙骑羊成幻形。古今变化不可测,神物或复通精灵。
仙令丹砂煮将熟,一饱挟取随登瀛。不妨过我欢十日,兴尽任尔还仙城。
妙墨流传八百年,更摹云影隔重烟。笑他龙树欺人作,凫鹤徒教续断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