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今日复何日,日永夜亦长。夜长不得寐,起坐心彷徨。
去年今岁间,倏忽异存亡。生同为兄弟,死独归山冈。
呢呢笑语声,隐隐灯烛光。开缄得遗稿,理箧见故裳。
此物久已尘,谁遣在我傍。我病人废食,万外中攒戕。
老亲不汝悲,悲即恐我伤。汝妇不敢啼,呜呜咽空房。
我亦念衰老,含悲茹肝肠。谁无骨肉亲,而独此祸殃。
三年四衰绖,行路为酸伤。难将百丈绳,系此白日光。
白日有明灭,我哀那可忘。
贮腹书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雾飞云遣。老笔纷披姿媚出,冰洒铁梅芳泫。
高咏遍、蜀笺吴茧。六代江山文酒地,记孝侯、台畔春阴浅。
龙竟卧,蠖羞展。
客游不藉纵横显。日端居、犀香温透,墨池摩扁。生受鹿门妻子福,万态扰龙驯犬。
爱白璧、微瑕全免。相约卜邻投老去,有青溪、茅屋堪重典。
花共插,竹同剪。
岘石巉嵾孤根深,下盘厚土云气阴。中有千万窍突如,风来遇之如笙琴。
昨当醉狂千撼此,天地忽然为之动,山鸣鬼哭百兽吟。
我时便欲驱使六丁移之去,家遥屋卑无顿处。于乎一石且无顿处,徘徊归来日沉树。
乌衣历历是名家,人物于今比晋多。俗论不侵挥麈话,壮怀都付缺壶歌。
虽无金埒堪调马,赖有黄庭可换鹅。见说长江欲飞渡,那须冰合望滹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