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静坐亭阴影渐移,群芳相对却先知。丹心向日非无谓,碧砌花开正午时。
悠悠曾不倦登临,眼底何人为赏音。白雪一歌犹掩耳,安知梁父是龙吟。
下船泊滩头,上船泊滩尾。老鸦绕滩啼,行人命在水。
水声怒作伏狮吼,霹雳横飞蛟龙走。罗刹屹立骄向人,巨舟失势吞入口。
篙师持篙与水争,白雨珠跳不住手。一叶随波清见底,纵横出没四十里。
飞鸢跕跕白日愁,君独何为至于此。
罗浮春梦客中稀,此夕相逢醉落晖。阁上每留相韵在,衢前且喜抗旌归。
花开岁晏堪玄赏,实可羹调别众菲。景仰遗踪怀往事,高山入望白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