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衰草寒烟老木风,南朝佳气落秋空。璧来山鬼遮秦使,盘泣仙人出汉宫。
坏埒尚传祠乙鸟,荒池曾见射飞鸿。骚人自古多离思,长在登临感慨中。
几百千年一敬通,飘飘归袂振孤风。平生自处神明在,衰俗无从议论公。
韶箾向来仪彩处,弋矰何苦慕冥鸿。他年杖屦相寻处,三十六峰云雾中。
软舆扶渡蛟鼍窟,落日行穿虎豹群。林外鸟惊松堕雪,涧边人过水翻云。
簿书远急荆州饷,宿卫新班殿下军。正喜立庭筋力健,乘春山陇助耕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