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清霜落乔木,翠色飒以疏。而我正卧病,萧然寓精庐。
起坐无与欢,散帙聊观书。心游然载间,超诣非舟车。
更酌一杯酒,荐此果与蔬。缅怀陶渊明,雅志与我俱。
还看枕间屏,乃是归来图。古人不予欺,岁暮将何如。
黄耳传书事不讹,松江高冢尚嵯峨。韩卢烹后功臣死,莫向淮阴祠下过。
洛社耆英赴夙期,乞身俱及圣明时。经霜松柏姿弥劲,争道骅骝力已疲。
幸许兼谟为后辈,不妨盖叟是吾师。年年共约林间醉,世上升沉总不知。
玉朵当秋尚挺芳,江淹彩笔预呈祥。九天雨露红涵白,一片云霞绿带黄。
漫酌尊前才子赋,却疑月下美人妆。依稀犹记唐朝事,谁谓莲花似六郎。
三伏向尽朱火藏,炎蒸未已愁中肠。流萤入帘故宛转,明星照席何低昂。
琴书休夏年力异,药饵经时归兴长。焉得清溪千尺水,与君濯足临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