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童尼

旧时艳质如明玉,今日空心是冷灰。
料得襄王惆怅极,更无云雨到阳台。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曾到蕲州不,人人说使君。
使君才具合经纶。小试边城、早晚上星辰。
佳节重阳近,清歌午夜新。
举杯相属莫辞频。后日相思、我已是行人。

黄昏帘幕雨纤纤,一段凄凉到枕边。冉冉光阴留不住,悽悽情思苦难传。

潘安有兴因他遣,宋玉多愁为此牵。争似无心随化尽,数杯閒卧钓鱼船。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

陶公群于人,而无人之情。
诗岂世外语,世语不可名。
东坡怜此翁,同调但隔生。
形光来户屦,真处人不惊。
得酒自醒醉,放意无亏成。

蟠螭结蚓走长坡,百尺苍烟出女萝。削柿徵膏怜俗薄,和泥封痏谢官多。

辉辉野日晞寒发,索索刚风起细哦。幸自本无饥渴虑,不知何事此婆娑。

月堕浮云水捲空,沧洲夜溯五更风。北山草木何由见,梦尽青灯展转中。

几年烽火照江门,樽俎相看意气存。天上论功分五马,滇南问俗过双幡。

秋高铜柱蛮云净,月度金沙旅雁繁。圣代共推刘宠政,好从斗极望中原。

几日春愁不出行,园林又是了清明。
春风桃李一场梦,夜月江山千古情。
吟倚长松伺鹤到,坐临钓石看云生。
此怀不解自拈出,谩语离骚入笛声。

金家兄弟早空群,倚马便作万言文。玉树辉辉照前后,弱冠英名在人口。

黉舍同游愧我先,相见每称吾小友。曾遌而翁好避諠,隐身西郭如乡村。

一生爱诵远公偈,累岁不识县令门。夫妇齐年人共羡,九月开筵对归雁。

请看二子接翅飞,好将文绣作斑衣。

总是掩耳偷铃,殊不知甘贽有收有放,
首座彻底惺惺。云收雨霁长空阔,
一对鸳鸯画不成。

家陲每勖报明君,宁数波臣尺寸勋。自取触藩隳顾复,空烦和胆助辛勤。

写忧携杖谁为御,抱郁增奇孰与分。怅望无聊成假寐,魂归失路倍忧熏。

鹫岭春光遍。
王城野望通。
登临情不极。
萧散趣无穷。
莺随入户树。
花逐下山风。
栋里归云白。
牕外落晖红。
古石何年卧。
枯树几春空。
淹留惜未及。
幽桂在芳丛。

风尘遍海涯,一室焉能扫。帚柄愿持来,廓清天下好。

汉业重恢百战閒,君王侧席叹才难。
故人可是擎天手,肯放桐江把钓竿。

羲皇一画本先天,苍颉演成字万千。会意象形涵妙理,岂堪抛掷不加怜。

宿蔓盘根悉剪夷,只留庭下雪霜枝。
史君第一憎贪攫,岂是苍鹰露爪时。
功名果何物,天欲付英豪。请看襄汉,今日谁驾六灵鳌。阅礼崇诗元帅,大纛高牙临塞,砥柱一洪涛。百辟拱辰极,欢动赭黄袍。
策无遗,勋益著,德弥高。定知阳报,谢庭兰玉付儿曹。秀发如君独擅,浑似当年幼度,文武素兼韬。岁岁长为寿,霞液荐蟠桃。
年来惊喜两心知,高处同攀次第枝。人倚绣屏闲赏夜,
马嘶花径醉归时。声名本自文章得,藩溷曾劳笔砚随。
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

此岭九十里,所历颇险恶。两夫舁一兜,袅袅竹竿弱。

片篷圆幕天,尺板危垫脚。所见高一头,有美自呈跃。

岭转初螺旋,崖断忽瓜削。曲则蚁穿珠,窄作鼠入角。

陡则马蓦坡,藏则蛇赴壑。进则鸟道争,退则蚓行却。

溪回路已穷,林转山又廓。峰峦递显藏,隐现随起落。

肩舆升降间,一一归领略。景色真难名,可喜又可愕。

谁留万古眼,常对山苍苍。泰伯来勾吴,蛮荒讵有堂。

堂开复堂圯,山鸟鸣且翔。千秋陆羽声,一鉴漪澜光。

泉边亦何有,苔藓树石香。痛饮欲成醉,世事都相忘。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