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黄昏帘幕雨纤纤,一段凄凉到枕边。冉冉光阴留不住,悽悽情思苦难传。
潘安有兴因他遣,宋玉多愁为此牵。争似无心随化尽,数杯閒卧钓鱼船。
物景有先后,春工无旧新。追欢成杳霭,寄咏苦逡巡。
湖水与濠接,岸亭将寺邻。艳花簪舞髻,弱藻罥重缗。
客奏桓伊笛,人歌柳恽蘋。何尝烦几案,自得去埃尘。
纵语曾忘倦,从游未觉频。赋诗高压古,下笔敏如神。
每想魂俱往,终知梦是因。广骚常慕屈,感遇亦希陈。
借问摛词者,当时别乘人。喜公移幕府,连赏二州春。
金家兄弟早空群,倚马便作万言文。玉树辉辉照前后,弱冠英名在人口。
黉舍同游愧我先,相见每称吾小友。曾遌而翁好避諠,隐身西郭如乡村。
一生爱诵远公偈,累岁不识县令门。夫妇齐年人共羡,九月开筵对归雁。
请看二子接翅飞,好将文绣作斑衣。
家陲每勖报明君,宁数波臣尺寸勋。自取触藩隳顾复,空烦和胆助辛勤。
写忧携杖谁为御,抱郁增奇孰与分。怅望无聊成假寐,魂归失路倍忧熏。
风尘遍海涯,一室焉能扫。帚柄愿持来,廓清天下好。
此岭九十里,所历颇险恶。两夫舁一兜,袅袅竹竿弱。
片篷圆幕天,尺板危垫脚。所见高一头,有美自呈跃。
岭转初螺旋,崖断忽瓜削。曲则蚁穿珠,窄作鼠入角。
陡则马蓦坡,藏则蛇赴壑。进则鸟道争,退则蚓行却。
溪回路已穷,林转山又廓。峰峦递显藏,隐现随起落。
肩舆升降间,一一归领略。景色真难名,可喜又可愕。
谁留万古眼,常对山苍苍。泰伯来勾吴,蛮荒讵有堂。
堂开复堂圯,山鸟鸣且翔。千秋陆羽声,一鉴漪澜光。
泉边亦何有,苔藓树石香。痛饮欲成醉,世事都相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