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胜地阖闾国,沧波范蠡船。山通转折路,湖抱混茫天。
丝管春风里,松楸晚照边。人家几歌哭,谁尽白头年。
六月淮南不知暑,闭门日日风和雨。乘槎仙客何处来,把酒张灯连夜语。
酒酣示我榰机石,曾到天河见河鼓。人间倏忽三千秋,弱水三枯海鳌腐。
吴争越战空陈迹,山绕钱塘作龙虎。柳外楼台十万户,太平重自南朝数。
吴娘玉面胜梨芯,解向尊前胡旋舞。乐极哀来泪相续,城郭秋深半禾黍。
内前树老啼寒鸦,山月无情照今古。白首相看亦偶然,忘形何必论宾主。
天为酒星地酒仙,麒麟将相皆黄土。约我他年一棹归,西湖烟浪从渔父。
遗编翻不忍,转忆课经时。过爱翻成薄,求全屡受笞。
一灯寒夜影,十载膝前儿。辛苦成何事,酸心我不慈。
